日照市中医医院张朋飞:大医精诚,守“肠”护“胃”

在追求健康与康复的过程中,每一位患者心中都怀揣着对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医生的深切期盼。为了回应群众期盼,帮助群众更好就医,2025年,我们聚焦区域内各学科专家,特别策划推出“身边好医生”系列报道。今天让我们来关注日照市中医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张朋飞。

在日照市中医医院胃肠外科,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办公室,主任张朋飞的一天,从查阅危重病人病历开始了。作为一名从医近三十年的胃肠外科专家,他用手术刀祛除病痛,用中药调理根本,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结合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胃肠疾病诊疗新路径。

医路求索:

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学科带头人

1994年,怀揣医学梦想的张朋飞开启了他的医者生涯,十年基层工作中,他深耕临床,体恤到了患者疾苦,也坚定了"医者仁心"的信念。2004年,他调入日照市中医医院普外科,以此开启新征程。面对广阔的学术平台,他先后赴北京友谊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顶尖机构进修,2006年独立完成日照市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将先进的微创技术引入医院,逐渐成为科室的技术骨干。

伴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精细化发展,医院普外科逐步细分出胃肠外科。张朋飞并未止步,他凭借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开阔的视野与勇于开拓的精神,成功把握住学科发展的机遇,逐渐成长为胃肠外科领域的核心与领军人物。带领团队能熟练掌握急性阑尾炎,胃肠道穿孔的微创手术,还常规开展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顽固性便秘及食管反流的微创手术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如今,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朋飞不仅在临床一线治病救人,还将丰富的经验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他身兼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始终活跃在医学前沿。

勇闯禁区:

95岁高龄患者的生命奇迹

2021年,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95岁高龄的结肠癌老人。患者因急性肠梗阻入院,情况危急。加上老人出现了肠道梗阻,进食不能,合并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肺炎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这些无疑加大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手术风险极大,但不手术就意味着放弃生机。”张朋飞记忆犹新。

面对这一挑战,他带领团队向医院申请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联合麻醉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等专家,为老人量身定制手术方案。术前,团队通过营养支持、调理心肺功能等措施,尽可能提升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手术当天,无影灯下,张朋飞手中的手术刀精准而稳健。最终,手术顺利完成,老人康复出院,创造了医院超高龄手术的成功范例。

“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张朋飞说,“面对高龄患者,我们更要精益求精,因为他们的耐受度更低,容错空间更小。”

中西合璧:

让传统医学焕发新活力

在张朋飞看来,西医擅长“攻邪”,中医善于“扶正”,二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他运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胃肠道肿瘤,同时也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术后康复和体质调理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位16岁的便秘患者让他印象深刻。女孩常年受便秘困扰,多家医院建议手术。考虑到患者家庭情况和年龄特点,张朋飞为其制定了中药调理配合中医特色疗法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女孩的排便恢复正常,重返校园,至今随访情况良好。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尤为重要。”张朋飞表示,科室针对术后患者采用中药汤剂、膏方内服,配合艾灸、中药外敷等方法,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

仁心仁术:

做有温度的医者

在张朋飞的带领下,日照市中医医院胃肠外科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重点专科。科室不仅拥有先进的腹腔镜微创设备,更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富有朝气的医疗团队。

多年来,张朋飞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用精湛的医术挽救生命,用温暖的关怀抚慰心灵。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医者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也看到了传统医学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永恒价值。

面对未来,张朋飞表示将继续深耕胃肠外科领域,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