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晨
编者按
医者仁心的传承,不仅流淌在手术刀尖的精准里,更镌刻在对后来者的托举中。
2022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已故离休人员骨科医师刘业深的儿女遵循其遗愿,将其名下20万元遗产捐赠医院,医院按照1:2匹配注入40万元,共计60万元,设立“刘业深青年骨科医师创新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医院优秀青年骨科医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国内外交流、培训和进修学习;同时接受个人和社会的捐赠。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刘业深青年骨科医师创新发展基金的诞生,既是已故骨科专家刘业深主任毕生医术精粹的精神延续,亦是医院浇灌医学薪火相传的温情见证。这份跨越时间长河的嘱托,正在重塑青年医师的成长轨迹。
本专栏以“传承者说”为名,聚焦刘业深青年骨科医师创新发展基金入围者,旨在分享入围青年骨科医师对“刘业深精神”的理解、感悟,以及在从医道路上的传承实践、成长故事,同时展现医院临床科研与人文素养并重的复合型医师培养成果。
相信那些深夜的灯光、清脆的打字声、浩瀚的文献书海,终将汇聚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鲜活注脚。刘业深主任的名字,不再仅是门诊楼铭牌上的鎏金汉字,更将成为青年医师触摸理想时的温度和攻坚克难时的底气。此刻,让我们打开这份成长档案,见证青年医师如何接过前辈的火炬,见证医学精神的生生不息。
刘维财
今年,刘维财很荣幸得到了“刘业深青年骨科医师创新发展基金”的支持。这份荣誉,其分量远超越单纯的资金注入。它承载着刘业深老先生毕生的精神遗产:在物资匮乏年代,他凭双手自创器械填补空白;他视患者如亲人,为贫病者垫付药费,最终将遗体也奉献给医学事业;他将毕生绝学倾囊相授,为骨科播下无数火种。基金由子女遵其遗愿捐资创立,医院1:2配资注入,正是为了将“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创新基因与“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熔铸为托举后辈的坚实平台。
刘维财对此感悟至深。刘业深同志是医院骨科奠基者之一,五十年如一日燃烧生命照亮医学之路。他在一穷二白中“无中生有”的创造力,对比今日我们拥有的先进技术与资源,我们更应珍惜并全力发挥其创造力的价值。他艰苦奋斗、爱院如家、锐意创新、病人至上的精神坐标,永远指引着我们年轻一代骨科人前行的方向。
这份深沉的感悟,绝非止于言辞。刘维财将“敢为人先”的历史精神,化作了向脊柱微创技术高地不断冲锋的科研实践:2022年,他的研究荣膺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同年主持济南市卫生健康委资助项目,探索骨科机器人辅助UBE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将精准智能与传统微创深度融合。2023年,他申报的“经皮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UBE)”获评院级重大新技术,推动微创术式革新。2025年,他主持的科技计划项目聚焦UBE技术单纯减压治疗腰椎滑脱症,挑战更微创、更高效的治疗可能,持续拓展技术边界。
科研的突破,最终指向的是临床病榻旁切实的“病人至上”。作为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青年骨干,刘维财早已将刘业深“待患如亲”的训导融入数千例手术的每一处细节,尤精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颈椎病等常见顽疾,他以椎间孔镜、UBE等尖端技术为武器,在方寸之地施展“针尖上的舞蹈”。数毫米的切口,内镜下精准的神经减压,换来的是患者术后更小的创伤、更少的疼痛、更快的康复回归。当一位位曾被腰痛禁锢生活的老人,经手术后重新挺直脊梁走出病房时,刘业深精神中那份对患者尊严与幸福的执着守护,便得到了最生动的现世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