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来赫章了,看看移民安置点的这些漂亮建筑,感觉赫章的变化很大,老百姓的整个精神面貌让人记忆深刻……”7月19日,76岁的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走进赫章县金银山街道,望着新建楼房和各种设施,不禁感慨丛生。
当天,他到金银山书院参加“名家大讲堂”活动,与100多名当地新阶层人士代表、县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社区居民,分享创作经历和收获,探讨新时代的文学创作。
讲堂现场。
本次“名家大讲堂”活动主题为“文学灯火映乌蒙——捕捉时代的新意”,由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指导,贵州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贵州省网络人士联谊会主办,中共赫章县委统战部、毕节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叶辛好花红书院、赫章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金银山书院承办。
讲座中,叶辛以自身创作经历为脉络,深刻剖析文学创作与时代脉搏的共振关系。叶辛说,作家当如敏锐的猎人,在贵州这片日新月异的热土上,于山川巨变与百姓生活的深处,捕捉时代跃动的新意。他深情指出,唯有将心紧贴土地、情系人民,笔尖流淌的文字才能真正拥有打动人心的温度与力量。
叶辛阐述文学创作于时代的关系。
互动环节里,就文学爱好者关于“新时代创作方向”的提问,叶辛回应说,真正的文学创作,其根基永远深扎于脚下厚实的生活土壤与人民深沉的集体情感之中,这是文学之树常青的根本所在。问答之间,文学与生活的边界在思想的碰撞中逐渐消融,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能够参加名家主讲的文学课堂,对于我们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福分。”在县融媒体中心工作的小刘多年来坚持写作,对于参加此次活动感受深刻。她说,叶辛老师在讲座中揭示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听后收获很大,这对她的文学创作大有裨益。
活动现场,叶辛在其饱含深情的著作《情在贵州山水间》上为读者签名留念。他认为“文学永远是生活的灯火”,而这灯火在时代的潮声中更加璀璨,照亮不断跋涉的前行者。主办单位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直播,作为“新黔进网络公益大讲堂”第36期的讲座,线上收看人数达8.1 万人。
叶辛(左四)参观金银山街道。
据了解,金银山书院由中央统战部指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17分团为赫章县捐资而建,2024年7月2日启用以来,该书院集中全国31个省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的资源优势,定向捐赠书画作品、设施设备、服务项目,引导搬迁群众在接受帮扶的过程中丰富文化知识、参与社区治理,深得干部群众的喜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图文/陆青剑
编辑/姜雨熙
二审/陈江南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