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方便面争议,关注点在哪?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高铁车厢对方便面的食用有相关提醒,“旅客在乘车期间,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部分网友觉得小题大做,但也有网友表示理解,认为方便面的味道确实比较浓烈。工作人员表示,不含加热包的普通方便面可正常携带上车,但建议乘客在列车上尽量选择味道较小的食物,以免影响其他乘客。

高铁上不要吃方便面,是优化乘车体验之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不再只追求“到达”,更追求一种舒适体验过程。当个人饮食偏好与公共环境利益发生冲突时,适当的自我约束正是文明素养的体现。正如高铁不再售卖方便面的举措,本质上是运营方对多数旅客需求的回应。

面对争议,更需要建立理性沟通的机制。铁路部门已明确:若遇他人食用浓重气味食物造成影响,可向工作人员反映协调。这种矛盾化解渠道的畅通,既避免了旅客间的直接冲突,也保障了规范的落地执行。旅客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应树立“公共空间共同维护”的意识,主动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选择更适宜的食品,共同营造清新舒适的乘车环境。高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不要食用浓重气味食品的细微规范背后,都是对公共利益的守护,也是对旅客权益的呵护,更是文明递进的表达。(樊树林)

高铁上不要吃方便面,那吃什么?

实际上,一些旅客选择在高铁上泡方便面吃,除了方便面价格便宜之外,最主要原因是高铁饭盒的性价比太低。虽然近年来,铁路公司一直表示15元的平价高铁盒饭不断供,但在现实生活中,15元的平价高铁盒饭经常缺货。另外,虽然铁路公司为了解决旅客吃饭问题,从2017年开始放开旅客在高铁上点外卖服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由于高铁上点外卖的配送、整体协调等需要多方联动,与日常生活中的外卖配送有所不同,使得高铁点外卖的溢价普遍太高,不仅价格比在家点外卖要贵很多,配送费也往往翻倍。

因此,弄清楚旅客选择在高铁上吃方便面背后的真实原因,拿出有效对策,提升服务品质,才能切实解决旅客在高铁上的吃饭痛点。一方面,高铁运营部门在向旅客提供高铁盒饭时,不仅要确保平价盒饭不断供,还要提高高铁盒饭的饭菜口味、品质,让旅客在高铁上可以买到、吃上饭菜可口的平价盒饭。另一方面,高铁运营部门进一步优化高铁点外卖服务,降低相关环节的运营成本,让高铁外卖溢价回归到合理范围之内。当旅客对在高铁上吃方便面的需求降低了,那么不在高铁上吃方便面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何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