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曹竹青 通讯员 孟骋
9月23日,山东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在威海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精神,团结引领全省广大青年作家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学创作,为推动山东文学高质量发展凝聚青春力量。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赵艺丁主持会议并讲话。省作协主席、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发有,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曲艺、陈文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出席会议。
会上,陈文东传达了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精神。王玉珏、王威、燕燕燕、史建国、陈修歌、刘瑞祥、杀虫队队员、言归正传等8位青年作家、青年文学评论家代表,结合各自创作和研究实践,围绕扎根生活和阅读学习对于青年作家成长的重要性,文学创作如何抵达读者,如何写出打动年轻人的作品,AI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个人创作中遇到的焦虑和困惑等,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思考、感悟与展望。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黄发有就进一步加强青年文学创作工作讲了意见。他认为繁荣发展山东文学事业,关键在于人才,希望在于青年。他鼓励青年作家走出书斋,加强作家之间和作家与编辑、读者、批评家之间的交流,建立广泛联系,推动深入交流,形成良性互动。他表示将充分发挥高校文化阵地与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学创作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常态化邀请作家、评论家、编辑走进校园、深入课堂,与师生开展面对面的文学对话与创作研讨,促进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双向赋能,为山东文学事业持续繁荣发展涵养水源、厚植根基。
赵艺丁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山东青年作家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展现青春担当,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他对全省青年作家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把准文学创作的时代方位。牢记“国之大者”,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个人的文学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二是坚持人民立场,深植文学创作的丰厚土壤。深入广阔天地,扎根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把人民作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让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情感表达与人民群众产生深度共鸣,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三是勇于创新创造,提升文学创作的艺术品质。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在题材、形式、手法上进行积极尝试,努力创作与时代共鸣、与人民共振、与社会共进的新时代文学。四是追求德艺双馨,坚守文学创作的价值理想。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树立山东青年作家良好的社会形象。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赵艺丁表示,省作协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加强青年文学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青年作家发现培养扶持机制和宣传推介机制,不断完善重点作品扶持、定点深入生活、签约作家、签约文学评论家、文学评奖、研讨培训、“深扎”创作等制度。通过为优秀青年作家作品举办改稿会研讨会、编辑出版《文学鲁军新锐文丛》、在省作协所属文学期刊开设青年作家专栏专题等,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作家培养扶持力度,为大家潜心创作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与会青年作家、评论家表示,参加此次座谈会开阔了视野、加深了交流、深化了认识、激发了创作热情,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用青春的笔触描绘新时代山东现代化建设的壮阔画卷,为繁荣发展山东文学事业、建设文化强省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省作协有关部室单位负责人,第七批签约作家、第四批签约文学评论家,张炜工作室专家、学员,网络作家代表和其他青年作家等60余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