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暑期安全,济南市三院为患儿上肢健康保驾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晨 实习生 钱玺羽

暑假是孩子们放松身心、探索世界的快乐时光,但同时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近期接诊了多位因意外导致手部、前臂、肘部甚至肩部受伤的小患者。就在前两天,刚为一位不幸被玻璃严重划伤双上肢的小朋友进行了紧急手术。看到孩子承受的痛苦和家长揪心的焦虑,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意识到暑期儿童上肢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规律的管理,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居家玩耍或参与新体验时,一些常见的场景都可能潜藏对上肢造成伤害的风险:

1. 尖锐物品伤害

玻璃门窗/器皿:追逐打闹时撞碎玻璃门窗、不慎打碎玻璃杯或花瓶,锋利的碎片极易造成严重的切割伤、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如我们近期收治的小患者)。

刀具/锐器:孩子好奇使用刀具、剪刀、针或其他锐器,操作不当导致割伤、刺伤。

金属边缘/破损玩具:公园设施、家具边缘破损的金属部分,或玩具断裂产生的尖锐部分,都可能划伤皮肤。

2. 跌倒/坠落伤

骑自行车/滑板车/轮滑:未佩戴护具(尤其是护腕、护肘),摔倒时本能用手撑地,极易导致手腕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肘部骨折或脱位、肩部损伤。

攀爬高处:爬树、攀爬围墙或家具不慎跌落,同样可能用手支撑导致上肢骨折或扭伤。

湿滑地面:浴室、泳池边、雨后地面湿滑,容易滑倒摔伤上肢。

3.运动/游戏损伤

球类运动:篮球、排球等运动中手指戳伤、手腕扭伤、甚至骨折。

游乐设施:使用秋千、滑梯、攀爬架等设备时,夹伤手指、扭伤手腕或手臂。

打闹拉扯:孩子间嬉戏打闹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可能导致桡骨头半脱位(如“牵拉肘”常见于低龄儿童)或手臂扭伤。

4.其他风险

门窗夹伤:开关门、窗时未注意,夹伤手指,严重可导致指骨骨折或甲床损伤。

宠物抓咬伤:与宠物互动不当可能被抓伤或咬伤手部。

高温烫伤:触碰热水壶、热汤、灶台等导致手部烫伤。

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假,济南市三院手及上肢外科团队特此向各位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1.加强安全教育与看护:

反复向孩子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讲解常见危险源(如玻璃、刀具、高处、湿滑地面)和正确的应对方法。

对于低龄儿童,务必加强看护,特别是在浴室、厨房、阳台、游乐场等高风险区域,视线不要远离孩子。

教导孩子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游戏规则,避免鲁莽行为。

2.消除居家安全隐患:

检查家中门窗玻璃是否牢固,必要时贴防爆膜。及时清理玻璃碎片,处理破损的器皿或家具边角。

将刀具、剪刀、针线等锐器妥善收纳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确保家具稳固,避免孩子攀爬后倾倒砸伤。在尖锐的桌角、柜角加装防撞条。

保持地面干燥整洁,浴室内放置防滑垫。

3.运动防护不可少:

强制佩戴护具:孩子进行轮滑、滑板、骑自行车等活动时,必须佩戴合适的头盔、护腕、护肘和护膝!护腕能有效减少摔倒时手腕骨折的风险。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能力的运动项目及游乐设施。

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发力造成肌肉或韧带拉伤。

4.正确处理意外:

保持冷静:若不幸发生意外,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

止血:如有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布块按压伤口止血。

保护伤口/患肢:避免触碰或自行复位疑似骨折的部位。可用硬纸板、书本等简单固定受伤的上肢,减少移动。

不盲目处理:对于深部切割伤、严重出血、畸形、无法活动或剧痛的情况,切勿自行涂抹药粉、药膏或尝试复位。

紧急就医:立即前往附近有手外科或骨科急诊能力的医院!上肢尤其是手部的精细结构复杂,及时、专业地处理对恢复功能至关重要。

保存好离断组织(如有):如果发生手指或肢体离断,用干净的湿纱布包裹断肢(指),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再置于装有冰块的容器内( 切记断肢不能直接接触冰块),迅速随伤员一同送往医院。

孩子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而一双健康、灵巧的手是他们探索世界、实现梦想的重要工具。暑期安全无小事,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守护好他们的上肢健康,让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夏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