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27日讯农历七月初七即将来临,8月27日,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曹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热闹非凡,一场以 “巧手传情,村里七夕别样暖”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活动温情启幕。数十位村民欢聚一堂,包饺子、做巧食、写书法、品书香,在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中,共赴一场浪漫与温馨交织的七夕之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巧手包饺”区无疑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一张张圆桌旁,村民们自发围坐,分工协作、默契十足。有的揉面擀皮,手法娴熟利落,不一会儿就擀出一张张厚薄均匀的饺子皮;有的则专注调馅、包捏,手指翻飞间,元宝饺、月牙饺、柳叶饺等形态各异的饺子便整齐地摆满了餐盘。大家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拉着家常,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欢声笑语不断。热腾腾的饺子还未出锅,浓浓的邻里情谊已在氤氲的水汽中悄然流转,温暖了整个实践站。
“吃了七夕的巧果,大人孩子都能变得心灵手巧”。空气中弥漫着甜蜜香气的“巧食”制作区,同样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参与。在社区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按照传统配方,将揉好的面团放入刻有喜鹊、莲花、福字等吉祥图案的木质模具中,轻轻按压、脱模,一个个造型精致的巧果生胚便制作完成。随后,这些生胚被送入烤箱,经过精心烘烤,金黄酥脆的巧果新鲜出炉,咬上一口,甜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与“巧手包饺”“巧食”制作区的热闹不同,“乞巧书法”区则充满了笔墨书香。几张书桌整齐摆放,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吸引了社区里不少书法爱好者前来挥毫泼墨。大家凝神静气,手握毛笔,在红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佳偶天成”“心心相印”“七夕安康”等美好词句。有的作品笔锋娟秀、温润雅致,有的苍劲有力、豪放洒脱,每一幅书法作品都饱含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甜蜜爱情的祝福。写完后,大家还相互交流书法技巧,分享创作心得,在笔墨交融间,不仅传承了书法艺术,更传递了节日的美好寓意。
最让人倍感温馨的,当属充满童趣的亲子阅读区。在这里,几个家庭围坐成圈,家长们手捧绘本,用温柔的声音向孩子讲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以及七夕节“乞巧”“晒书”等传统习俗。孩子们听得格外入神,时不时举手提问:“妈妈,牛郎织女真的能在七夕见面吗?”“为什么七夕要做巧果呀?”家长们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开启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温馨的亲子时光里,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也让家庭温情在节日氛围中愈发浓厚。
“以前过七夕,就是简单吃顿饭,没想到这次社区组织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既能动手体验民俗,又能和邻里拉近距离,感觉特别有意义!”参与活动的村民纷纷说道。此次曹庙社区七夕主题活动,不仅让村民们沉浸式体验了传统节日习俗,唤醒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更搭建了邻里交流的平台,增进了邻里感情,营造了家庭和睦、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文明新风尚。
如今,在曹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传承文化、传递温情的重要阵地。这个七夕,小小的实践站用一场充满烟火气与文化味的活动,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社区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温暖。(通讯员 苑肇波)
责任编辑:李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