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周琛 杜昊 菏泽报道
广东湛江中院的一纸判决,让精神病不再是免死金牌,杀害祖孙三人的精神分裂症凶手被判处死刑,大快人心。但转眼又看到一则令人揪心的新闻,广西两名男孩到留守儿童家中勒索,要求对方从软件借钱给他们花,被敲诈的留守儿童因妹妹还在屋里睡觉而不敢逃走,被打至昏厥。还有云南曲靖更令人震惊心痛的案件:14岁男生试图性侵15岁同班女生,将其杀害,并将尸体拖行200多米后抛在路边。
这些极端的案例,再一次激起了民众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激烈讨论,追问法律如何能够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能维护社会公正与安全。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犀利的看法:如果我们每保护、从轻处理一个未成年嫌疑人,会不会就有可能让更多未成年的孩子受到侵害。
的确,据有关媒体报道,部分未成年人屡次偷盗、霸凌或飙车炸街等行为,成为了公安民警最头疼的问题,民警甚至曾被挑衅:“只要我不犯八大罪,抓我当天就得放。”
这些案例显示出,一方面,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现行惩戒机制在面对恶性案件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据最高检发布,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万余人,同比上升27.8%,起诉5万余人,同比上升46%,明确提出:“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法律正在不断完善,尽管如此,低龄犯罪的问题,依然需要多方的深刻反省,需要越来越强的法律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