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避暑候鸟有“医”靠

多彩贵州网讯今年7月,汇川区板桥镇“心栖娄山候鸟党支部”正式成立,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建阵地、建平台、建机制;引导下沉服务、引导关爱帮扶、引导争当表率“三找三建三引”工作法,155名避暑游客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在“第二故乡”续写奉献篇章。

“这个支部成立得太及时了,让我们既找到组织的温暖,又有发挥余热的舞台!”81岁的重庆避暑游客贺栋良兼任党支部副书记,话语里满是激动。有着47年党龄的王达贵也是支部一员,他连续三年来板桥避暑,更连续两年牵头组织“八一”联欢晚会,用热情让更多人爱上这片土地。“候鸟党支部”不仅为游客党员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更给板桥的旅游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这份“家”的温暖,更渗透在细致入微的健康守护里。

清晨的板桥镇板桥村益然客栈,热闹非凡。“阿姨,血压正常,保持得不错!”“叔,血糖值稍高,饮食得多注意啦!”医护人员一边操作仪器,一边细语叮嘱。

近日,避暑游客刚用完早餐,便已在“心栖娄山红医守护”巡诊活动现场排起长队,登记、咨询、检查,井然有序。一张张笑脸映着对这份贴心服务的认可。

“我们来板桥避暑的老人,多少都有点小毛病,政府组织医疗队伍上门服务,真是服务到了‘心坎上’,暖心又踏实!”王达贵的感慨道出众人心声。

“真没想到,避个暑还能在家门口看上医生!”重庆游客汪梓伦和老伴管昌美带着一家老小住在长征小镇琴怡客栈。管昌美刚测完血压,正和熟人打招呼,“原本只想看风景,没想到医生都到了家门口!老伴高血压,今天一量正常,医生夸她控制得好,还教我们怎么保持。这服务太暖心了,明年我们还来!”

这边游客量着血压,那边板桥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杨勇正忙着协调服务。

“夏天板桥游客爆满,很多是老人孩子,健康需求大,本地乡亲也要顾上。”杨勇介绍,“作为‘家门口’的医院,不能坐等病人,得把服务送出去!”

“在板桥避暑17年,早把这儿当老家了!”游客党员胡松林眼里泛着热泪,“板桥镇医养结合服务,那‘一分钟就医绿色通道’,真是给咱老年人托了底,踏实!”

而在板桥住了十来年的“荣誉村民”王达富,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真正的家。“从陌生到熟络,从游客到‘村民’,板桥给的温暖,早就融进了日常。”他语气里满是归属感。

“这是我头回来板桥,可一点不觉得生分,就像住进了亲戚家!”第一年来避暑的高燕笑着说。

新客与老友,都在这片土地上,把他乡过成了故乡。

今年,板桥镇卫生院以“红色娄山·医养先锋”为引领,成立“心栖娄山候鸟健康服务”临时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集结党员医护骨干,将基础诊疗、健康监测、知识讲座等主动送到游客和居民身边,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更联动上级医院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目前,这支由党员医护组成的特殊战队,已开展巡诊15场,覆盖游客及居民1500余人次。

“我们就是要用好‘红医守护’这张名片,让大家避暑无牵挂,玩得舒心、住得安心!”杨勇的话语坚定有力。

“成立‘心栖娄山候鸟党支部’,就是要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入’变‘融入’,让组织的关怀紧跟他们的脚步。”板桥镇党委副书记杨松表示,“我们还特别聘请了10名为板桥乡村旅游出谋划策的游客担任‘板桥乡村旅游荣誉顾问’,为在板桥旅居10年以上的‘老熟人’授予‘板桥镇荣誉村民’称号,就是要共同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氛围,让大家来得舒心、玩得尽兴,让板桥的夏天一年比一年有温度、有活力。”

娄山关晨雾轻绕,板桥镇里党旗红与天使白交相辉映。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正守护着每一位游客与乡亲的夏日清凉,让“安心”成为板桥最动人的底色。(毛艺 陆云峰)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