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十几块钱买到四五十块钱的新鲜面包,一家四口的早餐全搞定!”8月24日晚上,芜湖市民王女士通过手机软件购买的烘焙店“惜食魔法袋”(一种面包盲盒)让她赞不绝口。这种将商家当日未售罄食物以“盲盒”形式低价出售的模式,正在芜湖悄然兴起,成为烘培、餐饮行业践行“节约粮食”的新潮流。
从烘焙店到酒店:“食物盲盒”成余量美食新归宿
在芜湖市中心的一家连锁烘焙店,每晚8点30分后,店员们便开始打包“惜食魔法袋”。包装袋里整齐码放着当日生产的吐司、贝果、牛角包等产品,这些原本售价不菲的烘焙品,此刻正通过专门的手机软件以惊喜价格等待消费者取货。“我们店每天现烤现卖,面包的最佳食用期就是当天,过去闭店前没卖完的产品要么打折促销,要么作为员工福利,偶尔还是会有剩余只能处理掉。”该烘培店负责人李女士坦言,引入“惜食魔法袋”后,每晚的余量食物几乎都能被预订一空,浪费情况大幅减少。
这种模式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价格。王女士展示了她最近购买的盲盒:“你看这个蔓越莓吐司还带着温热,保质期到明天晚上,完全不用担心新鲜度。十几块钱的价格,比正价便宜一半多,第二天加热后全家当早餐刚好合适。”她笑着说,现在每天下班后都会定好闹钟提醒,方便软件上抢购食物盲盒,“开盲盒的形式让我充满期待,每次打开都有小惊喜”。
不只烘焙店,芜湖部分知名酒店也加入了“惜食行动”的行列。芜湖市一家知名酒店餐饮部经理介绍,酒店的中西式自助早餐、下午茶点常有少量剩余,过去只能按规定处理。如今通过食物盲盒,这些精心制作的餐点被分类打包,消费者提前在线上预订后,可在指定时间到店取货。“我们特别设置了留言功能,消费者如果有食物过敏、素食等需求,都能提前标注,我们会针对性调整盲盒内容。”这种贴心设计让不少消费者点赞,酒店的余量食物利用率提升了不少。
自助餐“惜食1小时” 小份菜:多举措杜绝浪费
自助餐因菜品丰富、选择自由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也因就餐人数的不确定性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为破解这一难题,芜湖多家自助餐厅创新推出“惜食1小时”活动,在闭店前1小时以正常售价30%—50%的价格开放就餐,既能减少食材浪费,又为晚归人群提供了高性价比的用餐选择。
“以前晚上9点后食材就开始下架处理,看着一桌子新鲜菜品被倒掉特别心疼。”芜湖市镜湖区的一家自助餐厅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惜食1小时”推出后,每晚能多接待一些顾客,不仅食材浪费量减少了,收入还有所增加,实现了环保与经营的双赢。不少消费者表示,下班后花几十元就能享受到原价一两百元的自助餐,既能吃到丰富的菜品,又为节约粮食出了力,“这种消费方式特别有意义”。
除了针对余量食物的“事后补救”,芜湖餐饮行业更在源头上下功夫。如今走进市区的大小饭店,菜单上的“小份菜”“半份菜”选项越来越常见。“两个人点三五个小份菜,既能尝到不同口味,又不会浪费,比点两个大份菜还省钱。”市民张先生说,他和妻子外出就餐必点小份菜,“现在餐馆的小份菜分量很实在,价格也是大份的一半左右,性价比很高”。
餐饮协会力推:让“惜食”成为行业新风尚
“食物盲盒、限时折扣这些模式很好地平衡了食品安全、商家成本和社会责任,值得大力推广。”芜湖市餐饮协会会长张东昌对大皖新闻记者说。
张东昌表示,除了食物盲盒、小份菜以外,芜湖市多家高校食堂和一些快餐店,也推出了一种“称重”模式的消费,即将菜价格简单分为荤菜和素菜,荤菜一个价,素菜一个价,不管选择几样菜,结账时,指根据荤菜和素菜的重量进行结算。“我们鼓励商家采用‘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方式,从源头减少余量;同时支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供需匹配,让每一份食物都能找到归宿。‘民以食为天’,我们希望本地的美食不仅仅是商业的体现,更要有人情味和烟火气。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吃到更多美食,这也是一种节约食材的体现。”张东昌说,协会已将这些节约食物的成功案例整合,传递给全市餐饮成员单位。
同时,芜湖市餐饮协会一直在倡导“光盘行动”,杜绝浪费。倡议协会成员单位都在餐桌上有杜绝浪费的宣传标语。此外,顾客在点菜时,服务员也会根据就餐人员数量,建议不要一次性过多点菜,如果菜不够再点。
从十几元的烘焙盲盒到高性价比的“惜食1小时”,从酒店的余量美食到饭店的小份菜,芜湖餐饮行业正以多元实践让“节约粮食”从理念变为行动。随着越来越多商家加入“惜食行动”,这种“商家减浪费、消费者得实惠、社会促环保”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让“物尽其用”的消费理念逐渐融入城市的烟火气中,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