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若结石“跑”进直径仅6-8毫米的胆总管内,就可能引发黄疸、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8月12日,“小叶医探”从合肥京东方医院了解到,该院消化内科与普外科团队积极探索双镜联合技术,旨在为患者实现“一次麻醉、一场手术、一站式取石”的微创治疗。
面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以往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所谓的“一刀切”和“分次微创”两种方式。如果选择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要在患者肚子上留一根T管引流,影响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另外,拔除T管时仍需要胆管镜探查。
而若选择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胆管结石,患者后续需再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需要两次麻醉和两次住院治疗,治疗成本增加,康复周期长。
为了减少手术创伤,合肥京东方医院消化内科、普外科专家合作,采用双镜联合技术,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一次性解决胆道结石的问题。具体来说,内科医生操作“软镜”(十二指肠镜),经口取出胆总管结石;外科医生运用“硬镜”(腹腔镜),微创切除胆囊。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打破学科壁垒的革新。”该院消化内科杨红旗主任介绍,该术式对于手术室条件、医生配合和麻醉管理都有着较高要求,但手术过程中无需转运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较快。
需要注意的是,专家特别提醒,胆囊结石虽较为常见,但若长期不治可能引发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胰腺炎甚至肝损害,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当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皮肤巩膜发黄(黄疸)、发热伴寒战等症状时,患者需及时就医。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