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实习生 安晴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
头晕、耳聋再常见不过,可千万别把他们当成小毛病。这些不起眼的病症背后,可能隐藏着耳内复杂病变和眩晕的“信号”。如何能从这些不起眼的症状中,精准揪出“真凶”?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用实力给出了答案。
陈良(左二)团队在讨论患者病情
紧跟国际国内技术发展前沿,微创与精准并进,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以双镜联合为突破口,在为复杂耳病找到微创诊疗新方向的同时,还开启了手术治疗眩晕症的新阶段。精准诊疗与技术突破双线齐发,既推动了区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技术的发展,也为患者找到了康复的新希望。
双镜“合璧”
耳内微创诊疗再上新台阶
近日,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室内,一台双镜“合璧”的手术正在进行。显微镜与耳内镜“强强联合”,为患者成功清除耳内病变。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打破了单一内镜在手术视野与操作上的局限,更以“双剑合璧”协同效应,为耳疾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35岁的李先生被中耳炎伴胆脂瘤困扰多年,耳朵反复流脓不说,还伴有臭味和听力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慕名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后,该科主任医师陈良经检查发现,李先生的胆脂瘤病变已侵犯乳突及后鼓室等深部间隙,常规的耳显微手术不易全面观察和彻底清除病变,为保证手术效果,同时减少创伤,陈良及团队采用显微镜与耳内镜“双镜联合”的方式,为李先生完整切除了胆脂瘤病变,同时保留了患者完整的外耳道后壁,最大限度保留了耳部正常结构。术后,李先生的耳部症状得到了极大改善,术后一个月就获得了干耳。
陈良(中)在手术
“双镜联合集两者优势于一身,更安全、彻底、微创,手术恢复也更快。”陈良介绍说,传统耳内手术多在显微镜下独立操作,受限于视野角度,上鼓室、后鼓室、下鼓室等深部病变难以充分显露。若想实现精准诊疗,往往采用大切口术式,不仅创伤面积大、术后恢复周期长,还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耳内镜灵活的角度不仅弥补了侧后方视野的不足,还能有效规避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让耳内复杂病变的精准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率先在省内运用双镜联合技术,精准攻克耳内深部病变、胆脂瘤等病症,最大限度保留正常中耳生理结构,为深受耳疾困扰的患者带来康复的曙光。如今,这项技术已成为科室破解耳内顽疾的“硬核利器”,该科室正用实实在在的诊疗成效,践行着 “守护听觉健康” 的郑重承诺。
眩晕“有谱”
手术治疗眩晕再启新程
头晕目眩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症状,但碍于眩晕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鉴别诊断困难,很多患者都是病急乱投医。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得益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始终不停歇的探索,“天旋地转”的诊疗也变得“有谱”了,药物、内科疗法外,手术也成为眩晕治疗的新手段。
陈良(左三)团队在查房
“眩晕涵盖的学科范围很广,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给诊断带来了很大难度。”陈良解释称,人体平衡主要依靠前庭觉、本体觉、视觉三大方面支撑,眩晕是人体对平衡的感知失常,也就意味着前庭觉、本体觉、视觉等方面出现了问题。目前,眩晕治疗主要以内科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启手术治疗眩晕的新篇章,为很多患者找到了新希望。
33岁的张女士就因此受益。两年间,张女士备受头晕之苦,天旋地转是常态,卧床休息后才能稍微缓解,这之外,她还同时出现左耳听力下降、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鉴别诊断,最终她被确诊为难治性梅尼埃病。考虑到张女士眩晕发作剧烈且保守治疗无效,最终陈良和团队决定为其采取内淋巴囊解压术,并通过术后的前庭康复治疗,双管齐下,为张女士找到了摆脱眩晕的良方。
患者送来锦旗感谢
“不是每位患者都需要手术,我们会根据序列治疗的原则,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专属方案。”陈良介绍说,梅尼埃病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早期可以通过饮食、药物控制来帮患者缓解症状,中期可以通过鼓室注药的方式来处理,只有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听力下降严重,才会评估采用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多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技术突破为切入点,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在精准护航港城百姓健康的同时,也为区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