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纪轩 通讯员 李洋
近日,济医附院肾内科(太白湖)团队成功为一名长期依赖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CC) 的青年女性尿毒症患者,实施了带支撑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建立手术。此例手术标志着科室在复杂血管通路建立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
患者为青年女性,因自身前臂血管资源耗竭、条件极差,无法建立常规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不得不依赖 TCC 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已超过两年。虽然TCC解了燃眉之急,但长期导管留置后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潜在风险。反复的导管相关感染(如隧道感染、导管腔感染)、中心静脉狭窄甚至闭塞(影响日后上肢血管通路建立及心脏回流)、导管功能不良导致的血流量不足等问题,时刻威胁着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和生命安全,也极大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面对患者的困境与长期导管带来的并发症风险,在济医附院肾内科(太白湖)主任张宜明及专家的指导下,科室经过严谨评估,决定为其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选择带支撑环架构的型号能够减少血管打折、塌陷的情况。血管通路团队李洋副主任医师成功将人工血管植入患者上肢,构建了一条全新的、高效且持久的血液透析“生命线”。
据了解,人工血管(AVG)相比导管(TCC)优势显著,首先能够保护中心静脉资源,AVG的血流路径符合生理,避免了TCC 尖端对中心静脉的持续刺激和损伤,有效预防了中心静脉狭窄/闭塞这一严重且处理困难的并发症,为患者未来可能的通路维护保留了宝贵的血管资源。其次,可提供更充足稳定的血流量,更易于达到理想的透析充分性,提升透析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生活便利性与尊严,患者无需忍受导管外露带来的生活不便、外观影响和心理负担,日常活动自由度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最后,因AVG显著降低了感染、中心静脉并发症等风险,减少了住院、介入干预及导管更换的频率和费用,从长远看具有更优的成本效益比。
本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济医附院肾内科(太白湖)在血管通路领域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的又一次有力证明。今后,科室将持续致力于提升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水平,以更微创、更有效、更持久的方式,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驾护航,助力他们重拾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