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多特 浙大儿院日间手术中心副主任,普外/胃肠外科医疗组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青委,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机器人专委会青委,省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委员。 专业方向:小儿胃肠外科疾病诊治。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胃肠外科 蔡多特副主任医师
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腹腔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患儿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多发生在5岁以上儿童。焦虑、过度疲劳、抵抗力差、炎热环境等都会增加阑尾炎发作的机会。5岁以下患儿甚至未满周岁的患儿亦可发生阑尾炎,该年龄段患儿表达能力差,更易延误诊治。
上周傍晚门诊快结束时,一位家长在门外犹犹豫豫地转悠,神情焦虑。询问得知,她9岁的儿子阑尾炎,已经挂了两天盐水了,但还是肚子痛。
她说,第一次急诊时当地医生就建议手术,但是孩子正在参加游泳训练,听说阑尾炎术后3个月不能运动,家里人不想孩子停训,希望看看有没有法子可以保守治疗。
我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男孩,弯腰捂着肚子、没精打采,脸色也很不好。
经过仔细检查,我高度怀疑男孩已经阑尾穿孔,建议急诊手术。经过科普后,家长也表示接受和理解,配合治疗。术中发现男孩果然已经阑尾穿孔,好在手术干预还算及时,病情没有进一步加重,手术后恢复得也很顺利。
儿童急性阑尾炎首选手术治疗
阑尾炎是阑尾出现炎症导致腹腔局部或广泛感染的疾病,多为急性发病。首次发病的阑尾炎均为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未行阑尾切除术,经保守治疗好转后仍有长期反复慢性疼痛的阑尾炎称为慢性阑尾炎。
门急诊接诊阑尾炎患儿时,家长最多见的疑问是:“阑尾炎能不能不做手术?”
与成人相比,儿童抵抗力较弱、表达能力差,存在阑尾炎进展快且因表述不清导致家长忽视而延误治疗、加重病情的风险,因此,儿童急性阑尾炎首选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按阑尾炎性损伤程度不同,由轻到重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组织水肿、轻度充血)、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组织水肿、充血,有脓性渗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出现局部组织坏死、溃烂)、阑尾穿孔(阑尾局部组织因坏死破溃出现穿孔,阑尾腔炎性内容物外溢至腹腔内)、阑尾脓肿(坏疽溃烂的阑尾及外溢的炎性内容物与周围腹腔内组织粘连包裹形成脓肿团块)。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较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不会引起腹膜炎,较严重、渗出较多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阑尾脓肿大多可能伴发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
腹膜炎是指腹腔炎症病灶感染范围较大累及腹膜,一般感染情况都较重,患儿查体会表现出反跳痛、板状腹等典型体征,严重者可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甚至感染性休克。
另外,阑尾炎如伴发阑尾内粪石,一般不建议采取保守治疗(阑尾脓肿除外);无症状的阑尾粪石并不需要手术治疗,但需注意,一旦出现反复右下腹疼痛,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考虑手术切除阑尾,多能治愈腹痛。
很多家长担心术中麻醉会影响孩子智力、记忆,有研究表明,儿童全麻时间不足一小时不会改变其神经发育结果,轻中度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内,反而是拖至感染严重的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等情况,手术时间往往要超过一小时,麻醉风险增加。
这些情况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除了考虑麻醉风险,家长还会考虑到学业、工作等原因,想选择保守治疗。一般来说,如果腹痛不剧烈的(躬身才能缓解疼痛、行动受限、夜间痛醒等都应视为腹痛剧烈),血炎症指标不高且阑尾无粪石的,同时符合这三点可考虑暂时采取静脉输注抗生素保守治疗。
病初选择保守治疗的,需每日到医院复诊,如果保守治疗3天仍无症状缓解的,或其间症状加重的,建议及时接受手术。阑尾穿孔一般高发于急性阑尾炎发作的第3-4天,而抵抗力较弱的患儿,这个时间往往会提前。
对于接受阑尾切除手术的患儿,术前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于焦虑的情绪会加重患儿的恐慌和不适,患儿既往病史要清楚、无隐瞒地主动反馈给医生,尤其是心脑疾病和手术史一定要告知医生。术后,患儿完全清醒,家长即可协助、督促患儿早期下床步行,这样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也可减少术后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的风险;术后要谨遵医嘱进食,不要私下给予不当饮食,3个月不要让患儿参加剧烈运动。
对于选择保守治疗的患儿,建议治疗期间禁食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宜温热半流质饮食,喝温水勿喝冷水,不要剧烈运动。家长注意观察患儿大便性状,如出现解稀便,一般需考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