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上 Launchpad 混战:凭啥新平台能抢 Bonk 的饭碗?

能吸引来真金白银的「流量」到底从哪来?

撰文:Squid | drift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Solana 上已有数十个同质化的 Launchpad,且每天还在不断新增。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简单框架,帮助梳理行业乱象并引发思考。我们从核心问题切入:

为什么用户会选择新的 Launchpad,而非 Pump.Fun(或如今的 Bonk)?

用户可分为竞拍者与部署者两类。尽管这两类群体高度关联,但由于资金是稀缺资源,竞拍者是我们首先关注的核心群体。

若要分析买家为何选择新平台而非头部平台,答案很简单:他们认为新平台有更多赚钱机会。但其中许多因素是平台无法掌控的,因此本文聚焦于平台可控制的两大驱动因素:

  • 资产(Assets):平台能否创造具有显著差异化价值的资产?

  • 流量(Flows):平台是否有差异化的部署者流程?

让我们深入探讨。

资产(Assets)

人们购买代币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投机(认为代币会升值),二是实用(代币有实际用途)。

  • 投机层面:投机的驱动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模因(如 Meme 币)和基本面(如资金储备、现金流等带来的价值)。

但 Launchpad 无法在投机层面形成差异化。模因具有自发性且依赖市场,而收益等基本面因素最终由项目方或产品决定。

  • 实用层面:实用性比较灵活,就是「除了投机,人们为何购买代币?」(当然,实用性与投机紧密相关,因为实用性可推动投机)。例如代币准入权限、手续费折扣、治理权等均属实用性范畴。

Launchpad 可通过提供差异化的配套基础设施与工具,在实用性上形成优势,让部署者从上线第一天就能接入。这类支持形式多样,但竞争可能集中在垂直领域更聚焦的平台。需注意的是,配套设施不仅要赋予代币独特效用,更要创造「有价值的效用」,即给用户一个必须购买的理由。

社交代币案例:Ego vs Time.Fun

两者均尝试将社交影响力代币化,且每个创作者仅能发行一个与推特账号绑定的「灵魂绑定代币」。

  • Ego 的代币虽归创作者所有,但缺乏直接用途。这种「灵活性」导致创作者缺乏动力去构建效用,最终使其代币与 Pump 平台的代币无本质区别。

  • Time.Fun 则不同。它为代币内置了实用功能,让创作者能快速通过代币创造价值并盈利,因此实现了持续的用户活跃度。

(需说明:我认可 Ego 团队,选择该案例是因为相信他们会持续优化。)

此外,「提供效用」不等于「创造价值」。例如,许多基于推文的代币化平台将推文整合到配套设施中,形成「基于价值的精选社交流」。这虽为一种效用,但如果无人使用该社交流,其价值便为零。这类平台往往难以创造真正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创造价值并非易事,需审慎评估配套设施或设计是否真正有价值。同时,差异化是相对的。当前行业流行的「代币回购工具」和「项目经济与代币飞轮绑定」等功能,虽短期内有价值,但很快会沦为标准化技术。一旦失去差异化,便不再具备吸引力。

综上,从「资产」角度评估新平台时,需思考:代币的差异化体现在哪里?这种差异化是否为代币增加了价值?

我目前关注的领域包括:激励式分布式训练、下一代决策市场(存在一些有趣的机制)、小众现实世界资产(有一些新颖设计)、初始代币发行机制(ICM,处于早期且潜力大)。

流量(Flows)

接下来探讨另一个差异化因素:专属部署者「流量」。这与风投的「交易流」类似,核心是平台能否吸引最热门的项目上线。

从有限合伙人(LP)的视角看,评估风投机构的关键之一是其是否有优质的专属交易流。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 Launchpad。两者的回报结构相似(头部项目贡献大部分交易量 / 收入),且本质是「让创造价值的人选择你而非同质化竞品」。

例如,一种反向观点认为:Believe 初期的成功并非源于机制设计(事实上我不认同这种设计),而是因其创始人 Pasternak 能吸引原本不会发行代币的 Web2 创业者 —— 这就是流量的价值。

大型平台天生具备流量优势:它们拥有用户、生态整合能力和分发渠道。但用户注意力是稀缺资源,新平台必须靠切实的差异化才能吸引流量。

以下是流量差异化的几个常见因素:

  • 创始人影响力:加密行业圈子小,人脉至关重要。平台创始人是否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吸引部署者?能否在项目上线后为代币争取社会支持?(例如 Pasternak)

  • 发展势头:平台是否有成功上线案例?例如 Bonk 的 Launchpad 因代币发行成功,激励了更多人在其上发行和竞拍代币,形成「社交飞轮效应」。早期平台应筛选优质项目以提供深度支持,几次失败的上线就可能摧毁一个平台,毕竟飞轮效应是双向的。

  • 专业化定位:若平台聚焦某一细分领域,拥有专业化社区可提升项目曝光度。例如 AI 代理和虚拟资产领域(尽管代币本身同质化),尤其当平台面向非加密原生用户时,专业化优势更明显。

  • 资本形成能力:对偏向商业属性的项目而言,上线初期的融资能力可能影响最终成败。平台的发行机制和覆盖范围是否有助于更高水平的资本形成?

  • 实用性:如前文所述,资产的实用性可直接吸引流量。

综上,从「流量」角度评估新平台时,需思考:部署者为何选择该平台?他们当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差异化是否具有粘性和可扩展性?

市场观点

以下是我对市场上主流 Launchpad 走向的分析(非 Solana 上的已标出所属的链):

  • BonkFun:行业领导者,模因优势显著。其头部地位比想象中更稳固,除非出现全新的激励机制平台,否则难以撼动。

  • Raydium、Jup、Orca(即将推出):资产无差异化,技术已标准化,但凭借品牌和资金优势仍能维持流量。竞争焦点在于商务拓展,谁能吸引更多平台合作,谁能更好地支持热门代币。

  • Pump.fun:在推出更多流媒体功能前缺乏差异化,流量正流失。除非启动激励措施或发布新产品,否则短期内难回巅峰。激进收购或资金运作可能成为变数。

  • Block:因与 WLFI 的合作,在资产层面具备差异化。

  • Zora:(部署于 Base 链)依托 Base 生态的流量成为头部平台,但由于资产同质化,随着更多平台入局,其市场份额可能下滑(但 Base 阵营的支持或许能扭转这一趋势)。

  • Doppler:作为「Launchpad 的 Launchpad」,行业认可度高,发展前景良好。

  • MetaDAO:资产创建有差异化,但需证明治理机制的价值。

  • Vertigo:资产无差异化(反狙击技术已标准化),但仍有机会吸引部署者。

  • Believe:(部署于 BNB Smart Chain)核心优势在于流量,但目前部署者流失,市场情绪不明。我对该项目仍有期待,需通过新上线项目评估其健康度。

  • heaven:(部署于 BNB Smart Chain)设计出色,核心问题是如何吸引高质量部署者,其投资方或能提供助力。

  • The Metagame(部署于 BNB Smart Chain)、Trends:细节未知,但团队是资深加密原生玩家(这一点至关重要),有望在社交领域突围。

总结

  • 垂直化是重要机遇,但必须创造实际价值。

  • 早期布局比押注「防御性」或市场增长更易获得回报。

  • 新颖性应被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