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 两岸深情

大河网讯 一片甲骨,连接两岸深情。

9月20日上午,参加2025海峡两岸周易文化交流活动的台湾专家学者及青年走进安阳师范学院,沉浸式参与甲骨文体验活动。

一行人在甲骨文陈列馆参观。

伴随着神秘的鼓点,活动以舞蹈表演《甲骨问寻》开场。据悉,《甲骨问寻》荣获了“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创作奖”等多个奖项,表演将殷商人占卜祭祀的场景融入舞蹈动作,带领大家走进三千年前的世界。

“《甲骨问寻》以独特的舞蹈语言,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殷商人甲骨占卜、刻文问天场景。希望通过生动的舞台再现,给台湾同胞带来艺术审美的享受和思想心灵的触动。”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伊春说。

接着,一个由文字串联的辽阔世界在大家眼前展开:在汉字文化体验馆,他们倾听文字起源介绍,小心翼翼地拓印甲骨文字;在甲骨文陈列馆,他们在甲骨文字中寻找自己的生肖,跟随甲骨文广播体操用身体“写”出各种古老文字。

体验甲骨文拓印。

“甲骨文体操采用年轻化的传播形式,让两岸同胞直观感受甲骨文的象形之美和文化内涵,加深了他们对文化同根同源的认知,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甲骨文广播体操编创者龚慕凡说,在中国大陆,甲骨文广播体操已走进3000多所校园。未来,以甲骨文为纽带,两岸可以共同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教育交流。

台湾青年郑女士表示:“以前,甲骨文在书上,我们没有机会走近它。今天,甲骨文离我们很近。”

体验占卜活动。

在汉字文化体验馆,一行人热情高涨地在甲骨文姓氏表中寻找自己的姓氏,有的拍照留存,有的和同伴热络讨论,有的则在手上认真描画字形。

依托文化的传承与生命的延续,一个个中华姓氏凝结了时光,将华夏儿女的根脉紧紧相连。

“我很喜欢我的甲骨文姓氏,透过甲骨文字,我能看见‘黄’在字形演变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也能感受到自己与祖辈的某种连接,这个感觉很奇妙。”台湾青年黄女士说。

台湾省曾涌现出许进雄、朱岐祥等甲骨文研究专家,他们著作等身,一心致力于研究、传播甲骨文字。以字为媒,山海可越,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踏上安阳这片热土,触摸古老文字,感受文化脉络。

千年以前,殷商人用甲骨沟通天地,预测祸福。如今,甲骨为媒,连接的是两岸同胞的深厚情感。

“周易和甲骨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台湾哈佛学者李伟俊教授说,“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以易经和甲骨文为纽带,搭建起两岸互信的桥梁,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的根脉,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更多人文温度。”(麻文静 桑栋亮)

编辑:祝萍审核 :王世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