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援疆人员参与打造的节目在克州音乐大赛上获一等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氛围中,2025年“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音乐类决赛落幕。当融合汉、塔吉克、维吾尔、柯尔克孜四族音乐元素的《百花齐放》获得一等奖时,这个由江西柔性援疆人才殷李慧子参与打造的节目,早已超越了“获奖”本身:它是多民族音乐人以乐为媒、共同合作的结晶,是江西“文化润疆”工作扎根基层的生动注脚。

殷李慧子独奏节目现场。 (图片来源于克州融媒体中心)

四族乐声融一曲

日前,克州体育中心灯火璀璨,2025年“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音乐类决赛在此落下帷幕。现场宣布《百花齐放》斩获一等奖时,舞台上汉、塔吉克、维吾尔、柯尔克孜四族音乐人雀跃相拥,台下掌声如潮。这支特殊的队伍里,柔性援疆干部、阿克陶县文工团的殷李慧子眼眶泛红:“今天和这么多优秀选手一起比赛,大家的认可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音乐之路。”

《百花齐放》的获奖并非偶然。该节目乐曲融合了汉族民乐《喜洋洋》、塔吉克族口口相传的民乐、维吾尔族非遗十二木卡姆片段,以及柯尔克孜族民乐《马希博托伊》(音译),演奏者也来自这四个民族,是“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据了解,这支演奏队伍从7月开始组建,成员多为阿克陶县的民间音乐人,经过两个月的排练磨合,才在决赛舞台上呈现出惊艳的效果。

音乐为桥解难题

谈及排练过程,殷李慧子感慨万千,两个困难曾让排练的进度减慢。“第一个困难是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大多靠口口相传,没有乐谱,我得先熟悉每种音乐的风格和演奏方式,才能让自己的二胡自然融入其中。”她回忆道,“第二个困难是部分年长的民间音乐人普通话不太熟练,交流起来有一定障碍。”但音乐成了最好的“翻译”。“我们就通过不断练习,凭着对音乐的感悟认知慢慢达成共识,培养默契。”殷李慧子说。

殷李慧子的付出不止于此。阿克陶县文化馆馆长杰米拉介绍:“殷李慧子除了排练自己的节目,还主动给其他节目的演员提供专业意见,让节目更顺畅、完成度更高。这次我们报送的5个节目有4个获奖,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她的帮助。”另外,据杰米拉介绍,殷李慧子创作的二胡独奏《弦韵国潮》,也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三等奖。

文化交融谱新篇

《百花齐放》的成功,是江西“文化润疆”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深入贯彻落实“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要求,江西每年都会组织文旅领域的交流走访及志愿活动,助力新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从柔性援疆人才下沉基层指导,到两地文旅资源互通,江西以文化为纽带,搭建起赣陶两地交流的桥梁。

此次大赛中的优秀节目将组成巡演团队深入克州,让优质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更将被优先选送参加第二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让克州文化魅力在更大舞台绽放。这既是对群众文艺创作的激励,更是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

记者结束采访时,夕阳洒在阿克陶县文化馆的排练厅里,殷李慧子和几名少数民族音乐人围坐在一起,手中的二胡与维吾尔族的手鼓、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相互应和,他们正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而排练新的节目。乐声悠扬,笑意融融,这跨越万里的赣陶情谊,正在新的旋律中续写着更多温暖的故事。

全媒体记者黄玉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