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沧州孟村县25岁女子刘某某不幸离世。警方通报显示,她的死因是“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死亡”,其丈夫和婆婆已被刑事拘留。这起疑似家暴致死的案件,再次刺痛了公众神经。
回看这起悲剧,反映出家暴受害者面临的普遍困境。刘某某2021年结婚,婚后没多久就遭遇家暴。家人手里还留着当年10月的家暴录音,证明家暴行为持续已久。可为什么直到失去生命,这起家暴才被彻底曝光?或许是她曾抱有期待,觉得结婚后日子能好起来;或许是面对家暴,她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在这起事件里,婆婆的做法更让人心寒。她没阻止儿子的暴行,反而帮着毁灭证据,无疑是纵容暴力。家暴悲剧为何一再上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人仍将家暴视为“家务事”。邻居听到吵闹声选择不干预,亲友得知情况劝“忍一忍”,甚至部分执法人员初期可能会以“家庭内部矛盾”为由轻缓处理。这种观念无形中为施暴者提供了保护伞,让受害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事实上,家庭暴力根本不是家务事,而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已实施九年,明确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这意味着,只要发生暴力行为,不论是家庭成员还是亲密关系者,法律都有权干预。
刘某某的悲剧已经发生,时间无法倒流。但面对家暴,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警方应严格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社区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亲友邻居不应沉默旁观。只有全社会形成对家暴零容忍的共识,才能让受害者敢于发声,让施暴者付出代价,最终阻止悲剧再次发生。
文案/ 金 妮
视频/陈久菊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