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逆势向上,中国开放经济何以破浪前行

从去年年底起,我国过境免签时间大幅延长至240小时,外国友人来华不仅可以看故宫红墙、上海外滩,还能拥有幸福感满满的“中国购”体验。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已超过7200家,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如此亮眼的增长速度,不仅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迸发的发展活力,更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从“China Go”到“中国购”,我国正将“中国游”的流量转化为“中国购”的增量,点燃我国消费市场热潮。

持续深化离境退税政策,激发入境消费活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离境退税体系,降低起退点、简化流程、拓展覆盖范围,让境外游客的购物体验更加便捷。从“起退点”下降到“码上退”,从单店“即买即退”到设立一点集中退付点,还推出了离境口岸互认新举措。离境退税过程更加简化,处理效率大幅提升,让境外游客不仅在中国吃美食、逛景点,还能买好物,推动“中国购”购物体验不断升级。在国内产品比国外同类型产品便宜一半甚至更多,具有超高性价比,同时叠加离境退税政策,如何让人不心动?

“中国购”爆火出圈,有效推动更多国货精品走向国际。“带着空箱子去中国”组团扫货,成为境外旅客跨境游的新趋势。从购买丝绸、茶叶、传统瓷器,到购买国潮、文创、科技好物,从购买商品种类的变化可以看见中国“智造”产品逐渐成为境外游客的“心头好”。在北京1500多家离境退税商店中,国货品牌占比高达40%。面向未来,各个市场经营主体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特色,避免“千店同面”的同质化竞争,不仅推出更多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还要支持国产无人机等科技潮流品加速“出海”,让国货精品走向世界大舞台。

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服务,持续擦亮“中国购”在全球消费市场的金字招牌。境外游客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出现语言沟通不畅、支付方式存在差异、文化理解偏差等问题,影响购物体验。因此要在服务细节上多下功夫,打通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如配备多语种导购、支付便利化、设置离境退税服务窗口指引。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提升游客购物体验,才能将“中国游”的流量有效转化为“中国购”的增量。

在全球环境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形势下,中国坚持以更大的开放、更深的合作拓展全球发展机遇, 以大国之姿迎接各国来客。从“China Go”到“中国购”,当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拖着装满“中国好物”的行李箱返程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件产品,更是对中国现代化形象的重新认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一帆(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责任编辑:伍佳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