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闯关东’记忆”有奖征集活动进行中,邀你来参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家谱文化,唤醒“闯关东”后裔的家族记忆,烟台与大连两地有关部门联合推出“我家的‘闯关东’记忆”系列活动,诚邀您一同参与,共同追忆那段热血岁月!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山东、辽宁两地群众,旨在通过征集与“闯关东”相关的故事、老照片、短视频等,追溯和延续那段珍贵的历史记忆,让更多人感受先辈们的坚韧与拼搏。

辽宁与山东隔渤海湾相望,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这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渊源,不仅镌刻在历史典籍的字里行间,更流淌在两地百姓的血脉之中。今年6月,烟台、大连两地文旅部门在大连旅顺口区组织的“家谱寻根 乡情依依”烟台图书馆馆藏家谱文献展活动吸引了两千人热情参与,引发“家谱寻根”热潮;举办的“海那边 故乡行”双城互动系列文旅融合活动已经吸引了两批210多名大连游客乘游轮抵达烟台开启“寻根之旅”,为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续写着崭新篇章。

本次活动由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作品征集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作品评选阶段:8月31日至9月20日,将邀请大连、烟台两地历史文化专家、民俗学者等组成评审小组,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评选。成果展示与交流阶段:9月21日至10月31日,通过举办分享会、主题展览等活动,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

征集内容及要求如下:

故事类:用文字(照片)讲述“我家的‘闯关东’故事”。

纯文字故事:围绕家族或个人与“闯关东”相关的经历、家族传说、家谱寻根故事、个人或家族纂修家谱的经历以及家谱内容提要等方面内容进行创作,做到内容详实、主题鲜明、考据严谨、情感真挚,能够生动展现闯关东历史背景下先辈们的生活、奋斗与情感,体现家谱在历史记忆延续、家族情感维系以及文化传承脉络等方面的意义。

要求:1000字以上,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文档命名格式为“姓名 联系方式 故事标题”。

老照片(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以展示家族老照片(老物件)的方式配合故事表达,提升表达效果。可以是“闯关东”相关的老照片,也可以将“闯关东”时期留下的老物件拍摄成照片,阐述照片或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及意义。

要求:照片需清晰、完整,能够反映“闯关东”时期的生活场景、人物风貌等;要求JPG或PN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故事内容1000字以上。照片要提供原图,与Word文档一起打包提交。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 联系方式 照片主题”。

短视频类:用短视频呈现“我家的‘闯关东’故事”。

内容:通过短视频形式讲述家谱编纂、寻根或者祖辈“闯关东”的故事,内容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可采用纪实、动画、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

要求:讲述人需要出镜,横版拍摄,视频时长控制在5至10分钟,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字幕完整,以MP4格式提交。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 联系方式 视频标题”。

其他要求:所有提交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出现版权纠纷,由投稿者自行承担责任;投稿者需确保提交的作品内容真实、准确,不得使用AI创作;每位投稿者提交作品数量不限,可同时提交多种类型作品。

投稿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将投稿作品发送至电子邮箱yttsggj2025@163.com(烟台图书馆)或laoyoule@163.com,邮件主题注明“我家的‘闯关东’记忆投稿 姓名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35-6705835、0411-81281017(限工作日工作时段)

本次活动将邀请历史文化领域专家、民俗学者、媒体代表等组成评审委员会,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作品进行评选。评审过程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阶段,评审委员会对所有投稿作品进行筛选,确定入围作品名单;终评阶段,对入围作品进行详细评审,根据作品的内容质量、创意表现、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从奖项设置来看,故事类、短视频类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价值1000元的奖品及荣誉证书;二等奖3名,价值500元的奖品及荣誉证书;三等奖5名,价值200元的奖品及荣誉证书;优秀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