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光 通讯员 张锐
近日,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等多科室协作,历经1个多小时的联合抢救,成功救回了一名因宫外孕破裂引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不仅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更彰显了医院急危重症救治的硬实力与多学科协作的高效能。
宫外孕急症来袭,绿色急救通道开启
8月21日,患者郑女士因身体不适前往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在门诊就诊时已出现面色苍白、下腹持续性剧痛等症状,同时伴有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及头晕心慌,血压低至90/60mmHg,各项生命体征不容乐观。
接诊的值班主治医师秦阿妮凭借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敏锐察觉到病情的凶险性,初步判断患者可能为“宫外孕破裂伴腹腔内出血”,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秦阿妮为患者迅速安排了盆腹腔超声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腹间区存在异常回声,完全符合宫外孕的典型表现,且腹腔内已出现大量积血块。
“患者属于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情况危急!马上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全力准备急诊手术。”主任医师徐蕾在了解患者病情后,果断下达指令。
随着抢救指令的下达,一场分工明确、高效有序的多科室协同抢救行动迅速铺开……
护理团队率先冲锋,立即为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液体以补充血容量,同时熟练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护士们还同步完成检验标本抽取、术前备皮等工作,用专业与速度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医疗团队同步推进多项关键工作。
妇科团队一边紧急联系检验科,申请加急开展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等检查,同步向输血科申请备血,并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风险,在获得家属理解与信任后,高效完成手术同意书签署。
麻醉科团队也提前进入“战斗状态”,迅速备齐各类抢救药品与设备,第一时间进驻手术室调试仪器,反复检查确保麻醉环节“零差错、零延误”,为手术安全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就在即将被推入手术室时,患者的病情突然进一步恶化:患者面色苍白,血压骤降至85/57mmHg,心率飙升至120次/分以上,陷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麻醉科团队沉着应对,立即为患者连接多参数心电监护,迅速开通多条静脉通路,快速实施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同时通过输注液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方式,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为手术创造安全条件。
多学科紧密联动,分秒必争手术抢救
在麻醉科团队的努力下,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相对平稳,妇科手术团队随即迅速开展腹腔镜手术。
术中探查结果令人揪心:患者盆腹腔内已积聚大量积血与凝血块,子宫及双附件被严重遮挡,手术视野暴露困难。经医护人员估算,患者的出血量已高达2000ml,“这一数值相当于成人全身血液总量的近一半,必须尽快止血!”一名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说。
手术团队立刻紧急联系血库,申请紧急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同时在复杂的术野中仔细探查、精准定位,很快找到患者左侧输卵管壶腹部的破裂口,凭借精湛的技术快速对其进行电凝止血操作,顺利完成左侧输卵管切除术。
历经1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患者被安全转运至妇科病房,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从门诊的快速诊断、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的及时启动,到多科室的紧密衔接、手术中的精准操作,此次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成功救治,每一个环节的高效衔接,都充分展现了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应急响应能力,凸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机制(MDT)的成熟与高效,体现出全体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担当。
记者了解到,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已进入平稳康复阶段。医院方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强化多学科协作能力,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