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关节外科医院以智能科技赋能医疗

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残疾预防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关系到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经济等。而骨关节疾病是导致肢体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家专业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专科医院,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多年来,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智能、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建设智慧医疗,构建“智能 ”治疗体系,以智能科技赋能骨病诊疗,帮助众多骨关节疾病患者摆脱残疾困扰,重享健康生活。

由“经验手术”到“精准手术”,济南关节外科医院构建“多机协同”智能手术体系

自2022年引进首台骨科机器人—史赛克Mako关节智慧机器人开始,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开启智慧医疗建设的步伐,构建“智能 ”治疗体系,陆续配备有爱康VTS机器人、宽岳HIRO手术机器人、嘉思特极智EPS全膝关节手术机器人等四台手术机器人,形成“多机协同”的智能手术体系。

术前基于患者CT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符合患者解剖结构的3D关节模型,精准计算截骨角度、假体型号及植入位置;术中机器人通过精确计算,实时监测确保机械臂按预设路径执行手术操作,精确度达0.1毫米,完成由传统经验手术,到数字精准化手术的技术升级。

高度精准化的手术给患者带来更舒适快速的康复体验。“术后不到24小时医生就让我下地了,走的很稳当,还能半蹲。” 临沂王先生机器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迅速。股骨头坏死患者唐先生也给机器人手术竖起了大拇指,“手术三天就可以自己走了!”

目前,医院已将骨科机器人应用于全膝、全髋、单髁置换多种术式上,探索开展机器人辅助下DAA全髋关节置换、小切口单髁置换手术等,皆取得了良好的愈后效果。此外,在高难度置换方面机器人辅助置换也取得不小的突破,有效解决了传统先髋置换中“找不到,磨不准”的痛点问题,让手术更精准、更安全。

学术赋能技术升级济南关节外科医院规范智慧医疗建设

为了深入推进 “智能 ”治疗体系,规范数字骨科建设,医院以学术交流为抓手,邀请新加坡中央医院Darren

Tay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林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智信教授等国内外在骨科临床应用人工智能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来院开展学术交流和手术演示,选派优秀医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学习交流,进一步规范了人工智能在临床上的应用。2024年9月,医院成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关节外科机器人临床应用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稳步推进智慧医疗,让患者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雄厚的硬件设施,超百余台骨科机器人手术的经验积累,让济南关节外科医院“智慧医疗”稳步推进,目前,除了在手术治疗中,门诊就诊、医护送取药等环节也接入人工智能服务。

济南关节外科医院胡佩良院长指出,医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在临床中的应用,依托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手术规划,同时搭建5G远程手术协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让患者享受大城市大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帮助更多的骨关节疾病患者实现健康行走,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