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钢琴班有位“钢琴爷爷” 非常飒!

每周二、周四、周六下午,位于西安市太白南路熙悦广场的格微斯琴行,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花白的头发,略驼的背,认认真真看着谱子弹着钢琴。在一群儿童中间,老人的身影显得有些突兀,但当你驻足了解了他的故事,就会被他感动。谁说退休后的老人就该躺平?68岁的赵玉哲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永不放弃,勇敢追梦。

学生家长:钢琴班有个很飒的爷爷

乔女士是一名小学生家长,孩子在位于太白南路的格微斯琴行学钢琴,她发现,送孩子去上课时,经常能遇到一位特殊的学生。

“我们钢琴班基本以小学生为主,这位学生是一位叔叔,70岁左右,他每次都准时来上课,学习非常认真,练习也非常刻苦。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是打发退休后的时间,久而久之,我发现他在钢琴上倾注了热爱与梦想。现在,这位叔叔已经成为我们钢琴班孩子们最好的榜样了。”乔女士说,看到《华商报·颐养周刊》经常报道老年人的故事,她觉得“钢琴爷爷”的故事特别值得报道,“勇敢追梦的老年人非常飒。”

日前,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了乔女士所说的琴行,寻找“钢琴爷爷”。

记者赶到时,琴行一楼,一位女老师正在给一名小学生上课。听记者表达来意,老师告诉记者,她姓沈,正是“钢琴爷爷”的老师,在这家琴行,大家叫这位“钢琴爷爷”赵叔,赵叔此刻正在二楼上课,马上就要下课了。

随后,沈老师带着记者来到二楼,隔着玻璃门,一位头发花白、背有点微驼的老人正在一间钢琴教室里上课。他盯着曲谱,手指下琴键跳动,认真的样子,和旁边教室正在学钢琴的小朋友一模一样。记者在教室外看了一会儿,赵叔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学习新曲目,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弹着,全神贯注的他,一直没有发现外面有人“围观”。

“你别看赵叔现在正在弹的曲子比较慢,这是九级曲目,难度非常大,初学新的级别的曲目,都需要识谱视奏。”沈老师说,等赵叔下课,让他演奏他熟悉的曲目,“弹得可好啦。”沈老师笑着说道。

老人讲述:学钢琴是为了锻炼大脑和双手

17时10分,赵叔下课了,听说记者来采访,赵叔还有点害羞,连连摆手说:“别采访我了,我就是个普通人,做的也是普通的事,不值得采访报道。”沈老师劝说,赵叔的故事能鼓励更多的老年人继续追梦,赵叔才坐下来,和记者聊起了自己学钢琴的初衷。

“我退休前在一个研究所工作,干了一辈子的研究工作,规规律律上班,退休后突然闲了下来,很不适应,就想着学一个能督促自己规律生活,并且能够锻炼大脑和手指的兴趣爱好。”赵叔说,“2019年,我在小区遛弯,看到沈老师她们在小区招生,就去咨询,了解了之后就报了名。”

最开始学钢琴的时候,赵叔也经历了痛苦的“磨合期”,“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连弹‘哆来咪发嗦拉西‘,我都弹不到一起,脑子里知道要弹这个音,手跟不上,我就努力练习,终于熬过了初学时的困难期,后来就慢慢顺利了。当我学到五级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坎儿。平时我基本一节课能学半页到一页谱子,五级曲子难度提升很大,有一次,我一节课只学了半行,就是学不动。幸亏沈老师很有耐心,陪着我攻坚克难,最终又度过了这个难关。”赵叔说,学钢琴的路就像攻关,一个难关攻克了,又会遇到下一个,迎难而上就行。

“学钢琴让我收获了自信”

随后,赵叔表演了一首《夜的钢琴曲》,悠扬的乐曲,美妙的旋律,格外动听。赵叔也弹得沉浸其中,弹钢琴的赵叔看上去优雅又自信。

赵叔说,自己今年68岁,1977年参加高考,在那个年代,算是比较稀缺的大学生,大学学的是雷达专业,毕业后就在研究所工作,干了一辈子,从事的是和音乐毫无关系的工作。他挺感谢退休后遇到了钢琴,像是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我算是零基础学钢琴,中途遇到过困难,但从未想过放弃。学钢琴让我收获了自信,也收获了来自子女、亲戚的肯定,他们当时也以为我是一时冲动,后来我在他们面前熟练地弹曲子,他们都很惊讶,没想到我真的能学成。”赵叔笑着说,“弹钢琴让我的大脑、手指都得到了锻炼,比如在电梯上,我总是能很快找到正确的楼层,按电梯又快又准,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是学钢琴起了作用。”

“在表演弹钢琴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信,也认识到即便是到了退休后的老年生活,保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终会获得成功。”赵叔说,等学完十级之后,他还会继续坚持学下去。

钢琴老师:赵叔的追梦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沈老师说:“赵叔当时报名的时候,我以为和其他老年人一样,学几节课就放弃了,没想到赵叔一学就是五年,而且是我带的学生里,最努力、学得最快的学生之一。果然学霸学啥都比较容易。”

沈老师说,她从事钢琴教育已经十余年时间,带的学生以中小学生为主,成人相对较少,老年人就更少了,赵叔是唯一一个能学习5年时间,且从零基础学到九级的老年人,最开始赵叔一周一节课,后来他吸收比较快,也为了方便练琴,就加到了一周三节,“别以为赵叔的闲余时间多,其实赵叔非常忙,他不来琴行,在家的时间基本上顾不上弹琴,一方面单位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还要照顾家里的孩子,所以赵叔能学到这个程度,背后一定是付出了非常大努力。”

沈老师说,在赵叔身上,她感受到了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宝贵精神。她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当然,赵叔的故事也鼓励了和我一样的中年人,我开始变得不那么怕变老,即便真的老了,也可以为追求梦想,活得多姿多彩。”沈老师说道。

老年大学钢琴班也有不少老年学员

那么,西安现在学钢琴的老年人多吗?这些老年人为什么学习钢琴?他们有着怎样的钢琴故事?为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安老年大学的老师和学员。

西安老年大学钢琴老师王琰介绍,目前西安老年大学设有钢琴班12个,每个班16名学员,配备了8名教师,这几年,学习钢琴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热情也越来越高了。

“十年前,学习钢琴的老年人以厂矿退休干部为主,这部分老人经济条件较好,退休后比较空闲,文化程度也比较高。但最近几年,学习钢琴的老年人的群体越来越丰富了,从企事业员工,到普通的社区居民,只要是有学习钢琴的意愿,都会来积极报名。”王琰说。

记者询问,学习钢琴的老人是否都有钢琴或者音乐的背景?王琰说,并非如此,绝大多数老人从事的工作都和钢琴没关系。“我观察了一下,学习钢琴的老年人以理工科为主,退休前从事财会、后勤等工作的比较多,应该是上班期间比较单一、压力也比较大,退休后希望从钢琴中获得松弛感,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锻炼优雅的气质。”

钢琴让老年人的生活绽放光彩

69岁的刘春芳阿姨在西安老年大学学习钢琴2年时间,她说,自己小时候喜欢音乐,家里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学。后来自己有了孩子,孩子学过钢琴,随着孩子长大,钢琴闲置下来,她刚好看到老年大学有钢琴班,就报名了。如今学了两年时间,学了五六本书了,除了学会课本上的曲子,也学会了一些名曲,如《致爱丽丝》《荷塘月色》等,还参加了钢琴比赛,也拿到了名次,她觉得,钢琴让她的退休生活充实又精彩。

62岁的王秀玲阿姨已经学习了6年钢琴,退休前她自己做生意,但从小就有钢琴梦,“小时候看到音乐老师弹风琴,脚踩的那种,特别羡慕,想让父母给买个手风琴,都没给买。本来以为这一生无缘钢琴了,没想到能在老年时期有机会学钢琴。”王秀玲说,她在西安老年大学从零基础学起,到如今上完了基础班课程,还学了即兴伴奏,钢琴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家里有高龄老人,还有年幼的孙子,都需要照顾,每天忙完这些琐事,弹琴两小时,那是完全属于我的时间,非常放松。”王秀玲说,现在弹钢琴是最让她有成就感的事情,她觉得自己能跟上时代,没有被淘汰。

正如王琰老师所说,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退休后回归家庭,好像失去了话语权,失去了社会价值,学习钢琴,让老人们重燃起生活的激情,学会乐曲后在一些活动中演奏,也让老人们重新获得了话语权,获得了他人的肯定,获得了自信,这对老年人来说,是极大的情绪价值,“通过赵叔、刘阿姨、王阿姨的故事,我们也重新认识了当代的老年人,他们紧跟时代,满怀梦想,为之奋斗,他们是我们的好榜样!”王琰说道。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