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关注】海底捞派大巴车,到演唱会门口“捞人”

近日,有网友反映,“十个勤天”演唱会散场时,在场馆旁看到了海底捞不同店面安排的“免费大巴车”,将粉丝载回店内用餐。接到线索后,记者联系上海底捞云上方舟店的店长吴畏,于8月13日走进该门店了解相关情况。

8月9日深夜十点半的贵阳奥体中心外,两辆白天正常运营的公交车停在路边,此刻亮着温馨的灯光,车前“海底捞免费的大巴车”的牌子下,一群手拿荧光棒、头戴应援发箍的年轻女孩正兴奋地交流着舞台上的精彩瞬间。车头立着醒目的“海底捞云上方舟店接待点”标识牌。

“看完演唱会,情绪还在高点,打车难不说,一个人回酒店太扫兴了。”来自成都的大学生王同学和三个新认识的“禾伙人”(十个勤天粉丝昵称)一起上车,“去海底捞继续嗨,还能和同好交流刚才的舞台,完美”。

当晚,贵阳同时上演着三场大型演唱会:奥体中心的“十个勤天”、观山湖公园的“2025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水木年华演唱会”,吸引着数万名外地游客。在不同的演出地点,均有附近的海底捞门店安排免费大巴车接送。

接驳服务:从西安到贵阳的“第二现场”进化史

海底捞云上方舟店的接送服务并非一夜之间的创意。这项服务的起源可追溯到2023年演唱会最青睐的城市之一——西安。门店洞察到演唱会散场后的就餐、交通、情绪续摊需求后,开始大巴车到现场接顾客到门店就餐。这一模式很快被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海底捞门店借鉴,成为演唱会后的标准服务。

“贵阳海底捞是从2023年开始用大巴车接送观看演出的粉丝顾客的,”店长吴畏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最开始来店里就餐的客人开始吐槽说演唱会散场后附近打车很困难,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因为好多客人都是从外地过来看演唱会的。”

面对顾客的痛点,云上方舟店团队学习一线城市店铺的做法,用大巴车集中接送顾客。这样既节省了顾客到店就餐的时间,也让外地客人感受到贵阳当地餐饮的热情服务。

如今,粉丝们亲切地把深夜的海底捞称为 “演唱会第二现场” ——一个既解决实际需求又延续情绪价值的独特空间。

奥体中心场馆旁,海底捞云上方舟店设置了接待点,标识醒目

服务设计:从举牌引导到店内狂欢的完整链条

海底捞的演唱会接送服务远非简单的交通解决方案,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服务系统。

“为了保证接送服务的周到和安全,我们一般会安排4个人,”吴畏店长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服务流程,“一个人固定举接待牌,保证客人第一时间能找到,另外三位伙伴会在现场引导客人在哪里等大巴车。”

这套服务设计确保了顾客从演出出口到大巴车的过程直观顺畅。在最近的“十个勤天”演唱会中,云上方舟店派出的两辆大巴车共接送了120余位客人。

大巴车厢内备有瓶装水、小面包,甚至还有荧光棒、音响和话筒,让短短的车程成为粉丝们交流演唱会感受、高唱偶像歌曲的“移动派对”。一位顾客感慨:“车厢就是大型团建现场。”

车上的服务只是开始,当客人抵达门店,真正的“情绪续摊”才拉开帷幕。“我们在店里准备很多活动,”吴畏介绍道,“首先在等位区组织了粉丝大合唱,在店里有巡场演出,还准备了十个勤天的周边物料,顾客也非常喜欢。”

演唱会听众跟海底捞益田假日店接待人员亲切合影

商业洞察:夜间经济的“双向奔赴”逻辑

海底捞免费提供大巴接送服务的背后,是对夜间消费场景的深度洞察和精准把握。

“顾客有需求,参加完演唱会想吃饭,或者高涨情绪还没消解,要找个地方继续嗨,”吴畏店长分析道,“做火锅是我们擅长的事,而且别人没有我们有,晚上12点演唱会结束后,顾客能选择的餐厅不多。”

这种服务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商业创新:海底捞为粉丝解决交通、饮食、氛围、时间等问题;粉丝则在演唱会期间为海底捞带来夜间客流量和消费活力。

吴畏告诉记者,网上流传的一句话精准概括了这一现象:“如果你有喜欢的偶像,那么一个城市里‘同担’最多的地方,除了演唱会现场,就是深夜的海底捞。”

情绪价值:从视听盛宴到味蕾狂欢的完美绵延

在体验经济时代,海底捞的演唱会接送服务超越了传统的餐饮范畴,成为情绪消费的典范。

当观众走出演唱会场馆,从视听盛宴的高潮体验骤然回归平静生活,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海底捞精准捕捉到这一心理需求,通过无缝衔接的服务,将情绪高潮自然过渡到味觉享受。

“进能让筋疲力尽的人中场休息,退可方便兴奋劲上头的人继续释放精力,暖暖的很贴心。”一位体验过这项服务的顾客如此评价。

在海底捞云上方舟店,演唱会后的场景独具特色:身着应援装饰的粉丝们围坐一桌,一边分享着热腾腾的火锅,一边交流着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当熟悉的旋律在店内响起,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瞬间成为合唱伙伴;服务人员贴心地分发着偶像周边物料,让欢乐延续。

这种从舞台到餐桌的情绪绵延,创造了独特的群体归属感和共享体验,将单纯的餐饮消费升华为情感消费。

大巴车上的小面包和瓶装水,店里准备的合唱麦克风、偶像周边,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细节,在深夜时分成为连接陌生人情感的纽带。当粉丝们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时,手中不仅提着海底捞赠送的小礼物,还带着新认识的同好联系方式。

“情绪消费的美味绵延”,或许正是对这种从舞台延续到餐桌的集体欢愉的最佳诠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宛璐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