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医患情,济南爱尔眼科医院书写三姐弟光明传奇

在济南爱尔眼科医院,一场跨越十五年的光明接力,让两代人的命运因医者仁心而紧紧相连。刘先生姐弟妹三人,曾因家族遗传性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MCD)深陷视障阴霾。十几年前,他们慕名找到蒋华教授,通过单眼角膜移植重获0.8-1.0的视力,撑起了家庭重担。

当年他们身后蹒跚的孩童,如今已成家立业。今年暑假,三姐弟的子女们怀揣感恩,护送父母重返济南爱尔找到蒋华院长,只为完成一个延续十五年的心愿——让父母的另一只眼也重见清晰世界。在角膜病科鲍莹主任及手术室团队精密协作下,蒋华连续奋战,为三位患者成功实施了对侧眼角膜移植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远超预期,当清晰的轮廓再次映入眼帘,两代人将饱含深情的锦旗交到蒋华院长手中。

在蒋华的朋友圈里,一段质朴却饱含深情的文字,揭开了这场“跨代光明工程”背后更动人的精神底色。他写道:“桂芹与我同岁,就医过程相互见证了责任心强的中青年上有老下有小岁月艰辛。” 这简简单单的“同龄人”三字,道出的远非寻常医患关系,而是一种深刻的生命共情与责任担当。

这份共情,超越了冰冷的诊疗程序。当得知患者因生活重担“无暇顾及另一患眼”,蒋院长没有止步于一次成功的手术。相反,他将这份牵挂系在了心头,主动将“必要的复查”变成了跨越十余年的主动关怀与远程守护——“多年来一直在惦念着他们,甚至必要的复查也变成了我常打电话了解情况、遥控方案”。多少个日夜,一通通主动拨出的电话,架起了从济南通往患者心间的桥梁,这份不求回报的持续付出,是“以患者为中心”最生动的诠释,是对“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箴言的躬身实践。

面对亲友对自己“在该躺平的年龄还在刻苦”的关切,蒋华的回答掷地有声:“是因为对患者的牵挂,特别是一想到这些老患者的艰难,为他们无私付出和刻苦努力的心就怎么都关不住,不能歇,还得加油!” 这份“关不住”的仁心,正是崇高医德的灵魂所在。

这场跨越十多年的光明接力,不仅照亮了三姐弟的生活,更印证了医患同心能够创造的持久生命温度——当技术被赋予责任,当仁心超越时间,重见的何止是清晰世界,更是被守护的尊严与希望。

济南爱尔眼科医院以这场“跨代光明工程”诠释了“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使命。在对抗遗传性眼病的征途上,每一次全力的托举,都在为更多家庭延续清晰视界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