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以汉超为笔,绘就体育赋能城市发展新图景

在绿茵场上,足球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城市文化与经济活力的缩影,“苏超”的火爆出圈,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2025 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即将在武汉体育中心盛大启幕,这场横跨三镇、联动高校的全民足球盛宴,不仅是武汉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关键落子,更承载着以体育赋能城市发展、释放消费潜能的深层期待。

品牌赋能,使“三镇演义”成为城市体育 IP 的硬核标识。武汉“两江三镇”的地理格局,天然蕴含着赛事叙事的张力。汉超城区组以两江为界,分别在汉口、武昌、汉阳赛区展开竞技;高校组则集结 8 所在汉名校进行角逐。这种赛事结构已具备品牌孵化的初步形态,汉口老租界的足球过往、武昌高校的绿茵传承,都能借助纪录片、球员访谈等形式,转化为赛事 IP 的“软资产”。高校组的赛事较量可拓展为“校园足球文化节”,让珞珈山的青春活力与沌口的工业底蕴相互碰撞,绽放出独特的火花。同时,持续强化赛事品牌的标准化建设,逐步将其培育成与武汉马拉松相媲美的城市体育 IP,促使汉超从“竞技平台”升级为“有温度的城市记忆承载者”。

群众为本,让足球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活力因子”。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有着深厚的足球底蕴与群众基础,汉超将参赛年龄放宽至16至55周岁,体现了“全民足球”的初心,更要以赛事为契机拓宽参与维度,让足球真正走进街巷里,鼓励草根球员、球迷与市民的参与,上传自己与足球、与城市的故事,增强归属感与参与感。倡导文明观赛,让观众变成参与者,让球场成为展示武汉城市文明的窗口,进一步激发群众运动热情,促成足球从“少数人的竞技”变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消费联动,从“逛吃”迈向“生态”,解锁体育经济新场景。与汉超开幕式同期举办的“美食生活荟”,汇集了汉派美食、车谷造汽车等多种业态,踏出了“体育 消费”的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更可构建多维融合的消费生态,使消费场景更具“武汉辨识度”。将汉派美食与足球元素相结合,联动光谷的科创企业,开发智能足球训练装备等周边产品;把“武汉造”家电、“车谷造”汽车与赛事福利相绑定,扩大“体育消费券”的使用范围,使其覆盖餐饮、文旅、零售等多个领域,让一张球票带动一系列消费,形成“观赛 消费”的良性循环,足球赛事与城市消费节点深度关联,释放出的不仅是单次消费潜力,更是可持续的经济活力。

足球,是城市的名片,更是发展的引擎。汉超联赛的启幕,是武汉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鲜活诠释,随着赛事深入,这张“足球名片”或将书写更多“以赛兴城”的武汉故事。在这里,每个跃动的身影都是城市活力的注脚,每声助威的呐喊都在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浪潮奏响强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干(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何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