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
在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每日与时间竞速,在心血管疾病的生死线上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他就是心内科主治医师刘兴邦,一位用专业与热爱守护心脏健康的医者。
医路启航:从懵懂选择到矢志坚守
刘兴邦的从医之路,始于家人的规划。2007年,他踏入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正式开启医学探索之旅。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未来会与心血管内科结下不解之缘,更不会料到这份职业将成为一生的热爱与坚守。
大学时光里,刘兴邦如饥似渴地汲取医学知识,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验都是迈向医学殿堂的坚实脚步。他逐渐被心血管系统的复杂与神秘深深吸引,那些关于心脏搏动、血液循环的知识,恰似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他探索生命奥秘的大门。
2013年,凭借优异成绩,刘兴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三临床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心血管病博士学位。在北医三院这片医学精英汇聚的沃土上,他接触到最前沿的心血管医学理念与技术,参与众多高难度病例讨论与临床实践。这段求学经历不仅让他的专业知识实现质的飞跃,更淬炼出严谨的治学态度与面对复杂病情时冷静分析、果断决策的能力,为日后的心内科职业生涯筑牢根基。
争分夺秒:与死神竞速的生命战场
学成归来,刘兴邦回到家乡,成为菏泽市立医院心内科的一员。心内科,一个与生死紧密相连的科室,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存亡。
2022年8月,医院餐厅门口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42岁的杨先生打完餐准备离开时突感不适,轰然倒地。“当时他脸色发紫、嘴唇发黑,情况万分危急。”餐厅员工第一时间冲上前,有人解开患者衣扣通风,有人拨打急救电话。路过的骨创外科护士见状,立即冲进餐厅跪地实施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两分钟后,病人渐渐恢复知觉,嘴唇也泛起血色。”
随后,急诊科团队迅速接力,开展气管插管与胸外按压。然而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心电图显示心梗合并持续室颤。心内科主任王勇、刘兴邦等紧急会诊后判断:必须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魔肺”)支持才能手术。家属同意后,重症医学科团队即刻行动。面对患者血压几近消失、血管穿刺难度极大的困境,张解放主任带队兵分两路:一路调试设备、预冲管路,一路穿刺股动静脉。当ECMO启动运转,患者室颤消失,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最艰巨的挑战接踵而至。在ECMO辅助下,刘兴邦与团队为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手术。造影结果令人揪心:心脏三支主要冠脉中,两支完全闭塞。“一般心梗患者闭塞一支已属高危,两支闭塞的凶险可想而知。”刘兴邦说。身着铅衣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开通血管、植入支架,随着血流恢复,这场多学科协作的生命保卫战终获成功。
这样争分夺秒的抢救,在刘兴邦的心内科工作中已是常态。每一次紧急呼叫都如冲锋号角,他总能凭借丰富经验与过硬技术,一次次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团队协作:胸痛中心的生命接力
在刘兴邦看来,心内科的每一次成功救治,都离不开团队协作。而菏泽市立医院胸痛中心,正是这场生命接力中的关键力量。
2018年10月,为给急性胸痛患者抢占最宝贵的救治时间,医院打破科室壁垒,整合心内科、心外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麻醉科、介入中心等多学科优势,成立跨学科胸痛中心,搭建起“一站式”胸痛救治平台。刘兴邦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见证并参与了无数生命奇迹的创造。
“以前患者就诊需经过缴费、挂号、问诊、检查等一系列流程,等确定病情准备手术时,黄金救治期往往已被延误半个多小时。”刘兴邦回忆道,“如今胸痛中心成立后,患者到院10分钟内即可完成病情研判,90分钟内开通血管,达到国际治疗标准,患者死亡率大幅降低。”
在胸痛中心的日常运转中,各科室紧密配合、无缝对接。一旦接收急性胸痛患者,急诊科第一时间开展初步诊断与处理,同步将信息传递给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心内科医生迅速评估病情、制定方案,导管室随时待命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手术;检验科、影像科等全力配合,快速出具报告为诊疗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胸痛中心完成冠脉造影6000余例、冠脉介入治疗3600余例、急诊PCI 600余例。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是团队成员共同拼搏的成果。刘兴邦说:“在这里,我们是紧密协作的战斗团队,为着同一个目标——挽救患者生命,全力以赴。”
痛心与坚守:让生命少留遗憾
从医路上,有救治成功的喜悦,也有面对生命逝去的痛心。最让他难忘的,是那些因患者或家属犹豫、拒绝手术而延误病情,最终猝死的案例。那种无力感时刻警醒着他生命的脆弱。
为让生命少留遗憾,刘兴邦不仅在手术台争分夺秒,更在日常工作中格外注重患者及家属的科普教育。他常给住院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急诊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后注意事项。“多一个人了解这些知识,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刘兴邦说。工作之余,他还通过科普文章、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向亲友及更多人传播“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知识。
刘兴邦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绝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的希望。他坚持学习精进技术,时刻守在患者身边不离不弃。“我热爱这份职业,愿尽己所能服务更多患者。”这是他的心声,更是他坚守十八载的信念。
从医18年,刘兴邦在心血管内科的道路上愈发坚定。他以精湛医术、无畏勇气与温暖爱心,在守护生命的岗位上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成为患者心中不灭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