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7月17日,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芭莎公益慈善基金联合主办的“致美计划”乡村教师美育能力提升研习营(北京站)在北京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乡村教师通过为期四天的学习与实践,探索乡村美育的创新路径。
一、破冰启航,凝聚共识
本次研习营于7月14日启幕,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运营管理负责人高滢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社会美育学院院长竺照轩,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执行主任陈怡等嘉宾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随后,教师们通过破冰工作坊打破隔阂,用画笔感受艺术共创的力量。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运营管理负责人高滢智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社会美育学院院长竺照轩
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执行主任陈怡出席开营仪式
在《乡村美育的方法与实践》课程中,竺照轩院长以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与生动案例,剖析美育的核心价值,鼓励激发孩子的感知力与创造力,教师们认识到美育对孩子一生的滋养意义。
竺院长在进行《乡村美育的方法与实践》的分享
二、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赋能
研习营聚焦“科技赋能”与“文化浸润”两大维度,通过《科技赋能美育——AI工具在乡村美育中的应用》课程,教师们从认知到实战,亲历AI工具如何丰富教学手段。
老师们正在进行AI工具的实践运用
7月15日,教师们走进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大剧院,在故宫,红墙金瓦与文物细节让历史美学触手可及;在国家大剧院,交响乐的现场让教师们感悟到空间艺术与音乐的交融魅力。
老师们在故宫参观、在国家大剧院聆听交响乐
三、乡土践行,激活在地资源
研习营深度聚焦“乡土创生”理念,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刘迪、林洁通过《乡土创生·理论与实践工作坊》,引导教师认识到乡土材料不仅是教学资源,更是连接孩子与世界的纽带。
课堂的精彩瞬间与参训老师们在结营时刻的合影
4天研习之旅,30位乡村教师通过专家理论指导、沉浸式美育实践、故宫与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浸润,以及“科技赋能、乡土创生、乡村美育”三大议题的深度研讨,系统提升教学能力。老师们携着前沿的“思想火花”回归课堂,为乡村美育点燃更多可能。责任编辑:韩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