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追寻诗与远方 解码高龄及失能老年人家庭消费新趋势

近日,本报开展“银发经济”消费调查(详见8月1日第3版)。数据显示,“银发族”买买买呈现新趋势:品质优先、功能创新及场景多元。

此前调查覆盖全年龄段老人,且以活力老人为主要受访者。实际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与失能老年人家庭的消费需求同样不容忽视。

由此,连日来,记者采访调查浙江城乡近200位高龄与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属,揭示这一群体的消费新趋势。

医疗支出占比不高

新领域消费有所提升

传统认知中,高龄与失能老年人的消费主要集中于医疗护理。但在接受此次调查的200位75周岁以上老年人中,医疗支出的比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超过40%的受访者健康管理年支出(包含日间照料、就医、购药、康复理疗、购买保健品等)占总收入比例不足10%。仅有约1/3的老年人医疗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30%,主要集中在日常需要他人照料的失能老年人群体中。

与此相对的,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在适老化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等消费支出上比例有所提升。

线上经济成新消费场

用科技追寻诗与远方

对于高龄和失能老年人来说,通过脚步去追寻诗与远方的能力下降。因此,调查显示,时下流行的“线上经济”成为他们新的消费场。

“换了智能手机之后,我每个月差不多要花三四千元网购。”87岁的钱国宁说,除了鲜花绿植,她还喜欢在直播间下单各地特产,“身体条件不允许去外地旅游,但我可以通过这些新奇的物件感受到祖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国的风土人情。”

调查显示,城市高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接近90%,有30%的高龄老人正在使用或者曾使用过智能穿戴设备。

对服务品质要求高

要专业更需温情

93岁的童金保今年和老伴一起入住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介护区。此前,女儿已经带着他们辗转3家养老机构,转院原因是护理人员不够专业或态度不够友好。

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近20年的刘姓护士长说,过去老年群体普遍对于价格非常敏感,但现在他们更看重品质。这一趋势也与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一致。

“不图便宜,只买对的。”今年90岁的江群芳和爱人杜金炎一起入住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后,不再需要操持家务,便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