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警方科技破障:92岁迷失玉米地老人历经25小时被困终脱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刘昆龙

8月4日,几名单县杨楼镇居民满怀感激地来到单县公安局杨楼派出所,他们手中那面鲜红的锦旗,以及那句“心系群众,温暖人心”的真挚话语,都承载着一位九旬老人家属对民警的深深谢意。事情源于民警在危急时刻成功营救了失联超24小时的92岁走失老人孟某某,避免了高温酷暑下一场悲剧的发生。

时间回溯到8月3日下午14时,杨楼派出所的电话铃声急促响起,心急如焚的村民张某某报警称,其92岁的家人孟某某在前一日(8月2日)离家后至今未归。老人年事已高,生活无法自理,且在酷热天气下失联一天一夜,家人的担忧如炽热的骄阳般焦灼,情况万分危急。在这样的高温天气里,每一分每一秒对于被困在外的老人来说,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

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杨楼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第一时间调取监控视频,凭借着专业的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争分夺秒地分析研判老人的行动轨迹。经过细致的排查,监控画面将搜索范围锁定在了杨楼镇某行政村西侧的一片广袤玉米地。此时正值玉米生长旺季,高大密集的玉米杆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迷宫”,视线被遮挡得严严实实,人工搜索的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

但民警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不顾玉米叶子边缘如利刃般锋利可能带来的划伤,也不在意长时间弯腰钻行玉米地引发的皮肤刺痒不适,毅然决然地冲进闷热潮湿的玉米地,展开拉网式搜寻。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制服,皮肤被玉米叶划出一道道红痕,可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多争取一秒,老人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然而,这片玉米地地形复杂、面积巨大,单纯依靠人力搜寻,效率实在有限。在这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民警们迅速调整策略,紧急联系了具有专业搜救能力的单县斑马救援队。科技赋能成为了突破困境的关键一招。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宛如一只“天眼”,开始在玉米地上方进行高空、广域、高效的航拍搜索。它快速穿透那些人难以深入的区域,为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

科技的力量在这场救援中彰显出了奇效!在警民的无缝协作下,无人机仅用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成功在目标区域锁定了老人的准确位置。当日17时许,救援人员根据无人机的指引,在茂密的玉米地深处找到了虚弱不堪的孟某某老人。此时,老人已被困近25小时,身体极度虚弱,脱水症状十分明显,生命岌岌可危。

民警们立刻上前,对老人进行初步救助,试图缓解老人的不适。待情况稍稳定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老人从玉米地中转移出来,安全地交到了焦急等待的家属手中。民警还反复叮嘱家属:“老人家受了惊吓,身体虚脱,一定要悉心照料,如有任何不适,马上送医!”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找到老人,这场与高温和时间的赛跑,仅历时三小时便圆满结束。警方的快速反应、不畏艰难的现场搜救,以及果断引入无人机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共同编织成了一张温暖而坚实的生命守护网。次日,家属满含热泪送上锦旗,这不仅是对民警辛劳付出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庄严誓言最生动的诠释。杨楼派出所民警用实际行动,在炎炎夏日里书写了一个温暖人心的“寻亲”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