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周密 通讯员 王力娇 王雅慧 烟台报道
“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这句流传千年的医训,在文登整骨烟台医院刘波的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他像一位深谙古今的医道行者,左手握着传统中医正骨的精髓,右手持着现代骨科的前沿技术,在患者康复之路上开辟出一条“执古御今”的特色诊疗之道。
守正创新——千年正骨智慧的现代诠释
“中医正骨讲究筋骨并重、气血同调。”刘波解释道。在他手中,传统的“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技术焕发新生:骨折早期活血化瘀,中期接骨续筋,后期舒筋活络、调理气血。这种“三期辨证”疗法,完美诠释了中医“动静结合”的治疗智慧。
而面对现代骨科技术,刘波有着独到见解。“西医的钢板固定就像给骨折处‘上锁’,我们追求的则是‘钥匙孔手术’。”他所说的“钥匙孔”,正是其引以为傲的闭合穿针技术术后留下的痕迹——仅通过几根钢针就能完成复杂固定,既保留了西医精准固定的优势,又发挥了中医微创的特色。
匠心独运——毫厘之间的生命艺术
在手术室里,刘波的操作总能让年轻医生叹为观止。一根朴实无华的克氏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能精准穿越复杂的骨折断面。“闭合穿针技术确实能为很多患者减少痛苦,之前有个31岁因车祸骨折的患者,依照他的伤情正常是需要开刀手术的。”但是刘波还是决定,使用自己擅长的闭合穿针技术,为患者治疗。“不开刀、没有创伤面、恢复时间也短,为患者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刘波说道。
在儿童骨科领域,这项技术更显珍贵。“每个针眼都是承诺。”刘波还清楚的记得一个12岁的小患者,锁骨骨折后,父母担心手术会留下明显疤痕。但通过闭合穿针技术,术后只留下几个“酒窝”般的针眼,原本还担心的父母,终于放下悬着的心。“其实如果可以恰当的利用好这项技术,对于治疗儿童骨科是很有帮助的,孩子的未来还很长,我们要把创伤降到最低。”刘波坚定的说道。
生生不息——骨再生医学的创新探索
“古人说骨肉相连,我们就是要唤醒骨骼与生俱来的再生潜能。”提起对于骨缺损的治疗,刘波解释了关于“骨再生的奥秘”,他介绍道,这项结合了中医“续骨”理念与现代牵引技术的方法,能让缺损的骨骼以每天0.5-1毫米的速度“生长”。
但刘波深知,技术再先进也需“因人施治”。他电脑里保存着上百例骨搬运病例的数据分析,从20岁的运动员到80岁的老人,每个牵引方案都经过精确测算。“就像培育苗木,既要把握生长规律,又要考虑个体差异,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可错失良机。”他指着一位老年患者的治疗记录说,“这位老人骨质较差,我们把牵引速度调整为每天0.3毫米。”
在刘波的带领下,文登整骨烟台医院骨科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近年来,团队成功开展闭合穿针手术、骨搬运技术治疗复杂骨缺损多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核心期刊。
“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刘波说。在这条融合古今的医路上,他正以创新诠释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刻内涵,让千年医道在现代临床中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