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器官走着走着“掉”下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精准为内蒙古患者解决难言之隐

大众网记者 郑华鑫 泰安报道

近日,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李阿姨(化名)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康复出院,即将返回阔别多日的家乡。

从内蒙古草原到齐鲁大地,这场跨越千里的求医之旅,是始于医术、终于仁心的托付,也是一场医患信任的跨山越海之约。

“有时候在路上走着走着,下面突然掉了个东西出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真是太苦恼了……”李阿姨今年53岁,据她自述,去年阴道口毫无征兆地掉出一个肉疙瘩,回家躺了一会,又缩回去了。但自打那时起,肉疙瘩时不时就会掉出来,而且体积越来越大,走路时来回摩擦的疼痛和尴尬让她备受煎熬,原本开朗的她很快变得郁郁寡欢,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阴道残端脱垂,医生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这一诊断结果更让李阿姨内心充满焦虑与不安。

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李阿姨在当地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当地专家经过综合考量,向她推荐了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随后,李阿姨通过电话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和小兵取得了联系。

在电话中,和小兵详细了解了李阿姨的病情,并为其制定了初步的手术治疗方案。经过与家人的慎重商议,李阿姨一家决定前往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辗转奔波,李阿姨一家抵达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为了让李阿姨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和小兵主任及时开通了绿色通道,并迅速安排住院。

经过术前讨论,和小兵团队为李阿姨制定了个性化的盆底重建手术方案——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具有耗时短、腹部无创口、并发症发生几率低等优势,也是矫正顶端脱垂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通过阴道进行操作,由于骶棘韧带所处位置较高,手术操作的空间比较狭小,术野受到限制,再加上盆底部位的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对手术医生的要求很高,需要其具备扎实的盆底解剖学知识和精湛的阴式手术操作技巧。

手术当天,和小兵主刀操作,为李阿姨实施了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仅用不到一个小时,手术便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李阿姨就能下床活动。围手术期间,护理团队悉心护理,并耐心指导其术后康复,目前身体恢复状况良好,顺利出院。

和小兵提醒,“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因为女性分娩次数、经阴道分娩、衰老、肥胖、结缔组织疾病、绝经状态、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因素导致,主要症状为阴道口有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一般轻度的盆腔脏器脱垂或不适合手术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应用子宫托和盆底肌训练等方式缓解,重度者则需要通过重建性手术或者封闭性手术等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影响生活质量。

近年来,像李阿姨这样的病例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数不胜数,在和小兵的带领下,团队精心构建了一套完善且先进的技术体系,并赋予它一个充满诗意与寓意的名字——“泰安妇幼七色堇”。就如同童话中那朵神奇的七色花,每一片花瓣都能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泰安妇幼七色堇”的每一种微创技术,都如同一片花瓣,精准地对应并解决患者不同的病痛,让童话中的美好在现实中得以真切绽放。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和小兵赢得了患者们的广泛认可与信赖,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慕名前来参观进修,既推动了盆底微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提升,也让“泰安妇幼七色堇”这一技术品牌在妇科领域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为更多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