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历下区第八届非遗展演展示季系列活动走进历下区智远街道盛福翡翠社区,螢火虫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副团长张芮带领三十余名家长与学生,开启了一场舜文化溯源之旅。山东舜文化公益活动发起人赵志刚,历下区非遗保护中心李伟玉主任,智远街道领导出席活动。
原定一小时的讲座,因张芮生动的讲述与现场不断迸发的互动火花,竟延长至110分钟。当讲座结束时,大小听众仍意犹未尽,纷纷围绕张芮追问舜城往事,现场气氛持续沸腾。
互动探秘,古城文脉活起来
“舜井的铁链锁着什么?”张芮抛出问题,孩子们的小手瞬间举起:“蛟龙!大禹锁的蛟龙!”稚嫩的童音道出了济南“舜井锁蛟”的古老传说。当一张道光年间的济南老地图展开,标注着“舜田门”的瓮城结构引发惊叹,历史从泛黄的图纸中跃然而出。讲座尾声的“灵魂之问”——“济南该叫泉城还是舜城?”更引发热烈辩论,最终听众们高举的手臂汇成共识:舜城与泉城,犹如双腿支撑着济南独特的文化身躯。
古今交融,舜迹遍布烟火城
张芮的讲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串联起散落于济南的舜文化密码:
诗证千年:唐代诗人魏炎“齐州城东舜子郡”的诗句,让“舜城”之名穿越1200年风雨,至今镌刻在舜井护栏。
山水印记:千佛山因舜帝耕作得名“历山”,其上的历山院、重华阁、《历山铭碑》,与舜井街的古老舜井、娥英水、大明湖北渚桥共同编织出城市的舜迹网络。
当代传承:舜耕山庄、舜耕教育集团的“舜娃”、舜井社区的“六舜党建工作法”,乃至地铁3号线“龙腾舜城”主题列车——市近万个含“舜”字的企业、街道、社区,见证着古老文化在当代济南的强劲脉动。
灵魂之魂,守护济南文化基因
“舜文化是济南城市历史文化的发端,更是我们灵魂中的灵魂。”张芮表示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强调深度挖掘、整理、弘扬舜文化是当代济南人的责任。“不知大舜,不算到过济南;不解大舜,难称真正济南人!”她深情的呼吁,为讲座画上了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句号。
活动虽已结束,社区活动室内仍充满讨论的余温。几位小学生拉着张芮追问舜帝制乐的故事,老人们则感慨于那些熟悉街名背后的悠远历史。这场超时近一倍的讲座,如同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在盛福翡翠社区漾开了认识家乡、珍视传统的涟漪。舜城济南的故事,正从历史深处走来,在寻常巷陌间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