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针对学生的骗局要小心
每日商报讯 暑期来临,不少孩子爱用玩手机游戏来放松,像“蛋仔派对”这款热门网游就很受中小学生欢迎。但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些小玩家。杭州市12岁的小美(化名)就被“免费送游戏皮肤”的幌子骗走了两万元。
免费领“蛋仔派对”皮肤?
12岁女孩被骗两万元
6月12日,小美在家中用妈妈的手机在“小红书”看直播。“家人们注意了!今天福利大放送!只要发送游戏账号,就能免费领取‘蛋仔派对’限定皮肤!”直播间里,主播的一通话术让小美心动不已。
“这个皮肤要98块钱……”小美想了想心动已久的游戏皮肤,手指不自觉地点开了截图功能。按照主播指示,她扫描二维码添加了“客服甜甜”的微信。
“请扫码进入我们的官方店铺登记信息……”“客服”向小美发来“邀请函”。但扫码后,小美发现所谓的店铺空空如也。紧接着她按照引导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发给了客服。
正当小美疑惑时,“客服”突然发来消息:“紧急通知!由于你提供的账号是未成年人注册,导致我们公司账户被冻结8万元!这是违法行为!”
接着,一张盖着“公安局”红章的警告图片跳了出来,上面赫然写着:“若不配合解冻资金,将依法追究监护人责任!”
“警察要抓爸爸妈妈?”对话框里客服的话让小美很害怕。
“小朋友,你也不想爸爸妈妈坐牢吧?现在只有你能救他们!”在“客服”的指挥下,小美偷偷下载了“快手”APP。“‘客服’让我下载一个快手,注册账号后和对方的快手账号互相关注,关注后让我通过快手向他发视频通话……”小美说。
视频通话过程中,对方让小美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并引导她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绑定了母亲的6张银行卡。
“画面里是一个戴着口罩的男子,银行卡绑定后他们引导我操作,让我查看银行卡账号查流水等,过程中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小美说。
过程中小美有些犹豫,但这名男子突然提高音量,吓得小美赶紧照做。
“他很大声地呵斥,让我想清楚!是听妈妈的话重要,还是救爸爸妈妈重要?我当时真的很害怕!”小美说。
直到小美的妈妈刘女士(化名)收到扣款短信,母女俩才意识到被骗了,共计损失两万元。“她平常都很听话的,我不该告诉她支付密码……”刘女士懊悔不已。
冒充熟人“要借钱”、虚假购物“线下付”……
这些针对学生的骗局要小心
随着中小学生接触网络时间增多,一些诈骗分子把黑手伸向孩子。除了免费游戏皮肤陷阱,一些常见的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学生和家长也要提高警惕。
比如,冒充熟人“要借钱”。很多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导致QQ或微信号被盗,有的甚至还会直接授权他人登录。诈骗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开始用未成年人的名义四处借钱,或者发送诈骗信息实施诈骗。
还有,虚假购物“线下付”。诈骗分子会利用微信、QQ、小红书等社交软件,发布大量虚假广告,通过精美的图片与文字包装,在低价的诱惑下,很多未成年人会通过线下商议后,直接付款购物,导致被骗。
还有,网络追星诱惑。诈骗分子引诱未成年人加入虚假的明星粉丝群,以获取明星签名或礼物为诱饵,以打榜、刷礼物、募捐等名义实施诈骗,引导未成年人转账或陷入“刷单”陷阱。
警方提醒,家长要加强个人手机支付的安全保障,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并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在孩子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建议要多留心查看,防止孩子点击涉诈网站、被诱导进入诈骗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