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在建党104周年到来之际,临平区南苑街道的柏海铁艺工作室里,今年76岁的老党员厉柏海正在赶制他的铁艺画新作《红船精神 永放光芒》。随着有节奏的“叮叮”声,薄薄的铁皮在铁锤的敲打下逐渐呈现出船的轮廓。作为有着55年党龄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厉柏海用四十载春秋将铁皮敲打成艺术,更以党员的初心将红色基因融入非遗,在社区学院、校园课堂间播撒文化“火种”。
厉柏海与新中国同龄,自小便展现出极强的动手能力,对敲敲打打、写写画画充满兴趣。1969年,他应征入伍,在上海警备区守备九团开始了军旅生涯。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电视剧《铁画传奇》激发了他对铁画艺术的兴趣。在部队期间,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铁画的制作工艺,并特地前往芜湖拜师,学习“芜湖铁画”。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并成功创新出自己的铁画技艺。
秉持着对党和国家的一颗红心和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厉柏海创作的铁艺画作品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伟人肖像、戏曲脸谱等主题内容,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一位老党员对国家富强的自豪感,更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临平区文化馆等地长期展出的作品每年都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前去观展。
为了将铁艺画这项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每周厉柏海都会去社区学院上课,“手把手”教年轻人握锤、敲打铁皮。他说:“做铁艺画和做事一样,急不得,每一锤都要精准。”在他的指导下,学员们从简单的铁丝造型开始入门,到目前已逐渐能完成完整的作品。
“我是党培养的,这辈子就要为党做事。”厉柏海的微信名是“铁艺人生”,而他的人生也确实与铁艺紧密相连。从部队到地方税务部门工作,再到退休后全身心投入非遗传承,他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2022年,他的铁艺画作品《清廉》被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收录,成为廉政教育的生动素材。
铁锤叮当,匠心不朽。厉柏海用40年的坚守证明:非遗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活在当下的文化血脉;红色精神也从未远去,它在一锤一敲间传承,在一代一代人手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