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志、3C标志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然而,有网友发现,购物平台上有商家在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相关截图显示,只需要几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贴纸。
有媒体记者随机联系了多家店铺,询问是否可以贴在充电宝上,均得到了客服肯定的回答。当保障安全的认证标志沦为可随意粘贴的廉价标签,我们不禁要问:这种“便利”背后,究竟埋下了怎样的祸根?
假标签贴出的,是直冲云霄的“隐形炸弹”。3C认证绝非一张可随意复制的贴纸,它是国家层面对产品安全性能的严苛背书。一块未经认证的劣质充电宝,可能就是高空之上随时可能自燃爆裂的不定时炸弹。商家兜售假标签,无异于为这些危险品披上合法外衣,助其突破最后一道安检防线。每一条虚假认证的流通,都是在为一场本可避免的空难积累“火药量”。一旦隐患变现实,轻则航班迫降、行程中断,重则机毁人亡。网友的忧惧绝非杞人忧天:“这是在拿全机人的性命玩火!”
购买使用假标签者,同样是法律链条上的“共犯”。部分旅客或为省下更换充电宝的“小钱”,或存“蒙混过关”的侥幸,试图用假贴纸挑战安检智慧。然而,法律利剑从不姑息这种“小聪明”。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伪造冒用认证标志,刑法更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及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施以重拳。从制假售假的商家,到知假买假、蓄意使用的乘客,都已主动踏入法律雷区。一张假贴纸,贴掉的不仅是诚信,更是自由与前途。为一时之便甘当违法“帮凶”,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血本无归!
假标签虽下架,安全警钟须长鸣。 所幸媒体曝光后,平台迅速清理了相关商品,展现了基本的责任意识。但“下架”远非终点。电商平台应织密审核之网,利用技术手段对“3C贴纸”“认证标签”等关键词实施长效敏感监测;监管部门更需溯源严打,让制假售假者付出代价;而每一位旅客,更应深知安全无小事,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认证造假,主动举报违法线索,毕竟,万米高空之上,没有任何一张虚假的标签能承载起百人性命的重量。
航空安全,容不得半点虚假与妥协。当3C认证标志被几元钱的假贴纸所亵渎,我们每个人都应挺身而出,坚决斩断这条危险的“造假链”。因为每一次对假标签的拒绝,都是在为生命的航线清除一片雷区。唯有将安全基因植入生产、流通、监管等每一个环节,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体系和监管体系,才能真正驶向可持续的未来。(久泰平)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