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多地洪涝灾害逐渐消退,但积水退去后的健康风险仍不容忽视。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明接受采访时表示,洪水过后环境湿度大,是疾病的高发时期,特别是为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暴发埋下隐患。
她特别提醒,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需加强健康监测,出现以下六大症状时务必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吴明介绍说,发热是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信号,比如感冒、流感、登革热、钩体病等。如果体温升高,尤其是伴有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
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明
其次如若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特别是频繁的水样便、脓血便,或伴有剧烈腹痛、呕吐不止时,很可能是感染了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霍乱、诺如病毒感染)或食物中毒。这些疾病会导致严重脱水,危及生命,必须立即就医。
“还有就是皮疹、黄疸(皮肤巩膜发黄),如果皮肤或眼睛巩膜发黄,或者出现皮疹,可能是虫媒传染病(如登革热)或接触性皮炎。”吴明表示,这些症状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所以要及时就医。
同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或吸入性肺炎,尤其是如果伴有胸闷、气短,一定要尽快就医。
吴明强调,如若出现结膜红肿、分泌物增多,这可能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也需要及时治疗。
最后,如若患者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尤其是伴有发热时,可能是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吴明表示,就诊时建议患者主动向医生告知自己有洪涝灾害接触史、涉水情况、可疑饮食史等,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及治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亚兰 冷赛楠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