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梅子镇的残疾创业者李红富被表彰为“全国自强模范”。肢体二级残疾的他,以坚韧和智慧改写人生轨迹,不仅实现自主创业,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李红富在农贸市场采购农产品。杨廷荣摄
晨光还未完全穿透无量山余脉的云雾,宁洱县梅子镇的农贸市场已热闹起来。人群中,拄着拐杖的李红富步履坚定地穿梭在各个摊位间,采购当季土特产品,这些当地的物产,随后将通过电商渠道将货物销往全国,帮助乡亲们拓宽增收渠道。
隔一段时间,李红富都要到农贸市场看看,严把品质关,价格合理便收购入库。乡亲们主动帮其将货物搬上车。这些承载着大山馈赠的农特产品,即将通过电商渠道飞向千家万户。
“即便他没买我的东西,碰见了也都会搭把手。几步路的工夫,不费什么事。”梅子镇永胜村村民罗成发坦言,市场摊主主动帮助残疾人已成默契,喧嚣中更显温情。
李红富上门收购农产品。杨廷荣摄
10岁那年,一场意外导致李红富双腿严重烧伤。因家境贫寒,他只能用草药治疗,最终导致右腿高位截肢,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需依靠拐杖行走。生命危急关头,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救助,乡亲们自发募捐,助他渡过难关。这份恩情,他始终铭记于心。2019年创业伊始,他便将事业与助农紧密结合。
2022年,李红富成为梅子镇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依托电商平台,他每日奔波于田间地头,坚持上门收购农产品,既解决销路难题。展示柜上,摆尾箐茶、黑花生、土蜂蜜整齐排列,每件产品皆由他亲手挑选。
“客户订了两公斤摆尾箐茶发往湖南,加上蜂蜜,这单营业额860元。”李红富一边打包一边介绍,无论是朋友圈、电商平台还是线下订单,他都一视同仁。“每笔订单都是信任,更是责任。”
尽管行动不便,李红富的足迹仍遍布梅子镇永胜村及周边村寨。他坚持上门收购,既解决乡亲们的销路难题,又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大山里的农特产品,只要能通过物流运输,他都会尽力推介。许多产品因此“飞”出大山,农户也获得可观收入。
“他帮我们村民小组销售了不少蜂蜜,基本上养蜂的人家他都会收购,还采购了大量茶叶。通过他的渠道,我家今年蜂蜜销售额就达8000多元,他真是致富带头人。”永胜村村民李孝寿说道。
李红富在采茶。杨廷荣摄
仅高中学历的李红富,历经打工、学艺到自主创业的艰辛历程。为更好销售家乡特产,他多次参加各级残联组织的创业培训,学习互联网、电商运营及短视频制作。尽管操作电脑、拍摄设备对他而言困难重重,但他从未放弃,最终熟练掌握多项技能,日常拍摄发布短视频已游刃有余。在当地残联扶持下,他开设网店,既为农产品打开销路,也让更多人看到他身残志坚的精神。
2024年,李红富实现农产品销售额约40万元,其中大部分来自收购的花生、蜂蜜等农特产品。
“这里山高路远,能通过努力把乡亲们的产品卖出去,帮助大家增收,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实现了自身价值。”李红富说。
值得一提的是,李红富的妻子是他在培训中结识的,同样因意外失去左腿。身体的残疾未成彼此负担,反而成为携手共进的动力。夫妻俩在普洱市区开设了茶庄,注册自有普洱茶品牌“摆尾箐”,由妻子负责运营,让更多人直观感受普洱茶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
李红富在打包发货。杨廷荣摄
5月16日,李红富被表彰为“全国自强模范”,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这份荣誉激励他继续自强自立,勇克难关,追逐人生梦想。
谈及未来,李红富希望将助农事业做得更扎实,帮助乡亲们销售更多农特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他计划与茶农合作,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链条提升“摆尾箐”茶品质,带动更多人增收。此外,他将继续帮助残疾群体,以自身经历传递力量,鼓励他们勇敢追梦。(廖琴、陶平、杨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