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智慧安全”学术交流会举行专题辩论赛
更智能的一定更安全吗?“辩”给你听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可替代传统人工安全巡检,实现无人化安全巡检管理……”作为正方,南京南化建设有限公司代表队首先抛出自己的论点。
“人类经验与直觉在复杂安全隐患识别中不可替代,技术仅为辅助工具……”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代表队作为反方,给予有力反驳。
在5月17日举办的南京市安全工程技术学会第三届“智慧安全”学术交流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辩论赛激烈上演。上述两支代表队围绕“AI技术对人工的替代性争议”,从理论依据到实际案例,展开激烈辩论。
更智能的一定更安全吗?交流会上,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韩豫认为,作业场景变化推动的人机交互关系演进,也让大家重新审视智能人机协同作业下的安全新问题。
“数智赋能行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让人机任务分工背景下的人机交互关系产生变化,从人类主导、机器执行到人类监督、机器执行,再从机器执行、人类应急到人机自主协同互适。”韩豫说,但人机关系变化,也引发了包括数据失守、感知失察、决策失明、应急失稳等多方面的安全新问题。
这也是举办本次学术交流会的核心目的——汇聚各方智慧,推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
交流会上,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从业者齐聚一堂,多位行业专家围绕不同主题带来的学术报告,分量十足、干货满满。而在专题辩论环节,更是精彩多多。
围绕“AI判断与人工决策的责任归属问题”,中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正方认为,AI决策失误导致事故时,责任应由技术开发方承担。反方南京扬子石油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则认为,使用方需对技术部署的合理性负责,“责任不转嫁”。
“交流会提供了高效平台,能让最新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前沿技术迅速在参会者间传递,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素养。”现场一名参会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