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揪心,"加密货币恐惧与贪婪指数"一度跌到9,创下2020年3月疫情崩盘以来的新低。虽然现在稍微回升到12,但还是处在"极端恐惧"区域。比特币不仅跌破10万美元大关,还一度触及90940美元的六个月低点,带动整个山寨币市场全线下跌。
说实话,现在的情况确实挺复杂的。首先是宏观环境不给力,美联储坚持鹰派立场,彻底打碎了市场对12月降息的期待。这就好比把市场的"水龙头"给关紧了,流动性收紧,投资者只能从加密货币这种高风险资产里撤资。
再加上美国政府之前停摆了43天,很多关键经济数据都延迟发布,搞得大家都在"盲飞"。市场最怕的不是坏消息,而是完全没消息,这种不确定性让很多基金经理选择避险为上。
更麻烦的是,AI概念股也在回调,像软银大幅抛售英伟达股票,引发了对科技泡沫的担忧。在机构眼里,加密货币和科技股都属于高风险资产,干脆一起卖了。
这轮牛市原本靠两大故事支撑:一个是机构通过ETF入场,一个是长期持有者坚定持有。但现在,这两个故事都在动摇。
比特币ETF不但没继续吸金,反而出现了创纪录的资金净流出。11月到现在净流出超过23亿美元,其中11月13日单日净流出就高达8.66亿,这是上市以来最糟糕的表现之一。
更让人不安的是,长期持有者也在卖。数据显示,11月初长期持有者罕见地抛售了约81.5万枚BTC。持有10到1万枚BTC的"巨鲸"钱包也卖出了约3.25万枚比特币。当"信仰者"都在套现时,市场的恐慌就不难理解了。

虽然市场一片恐慌,但仔细看链上数据,会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场"资产大转移"。中型巨鲸和恐慌的散户在卖出,但大型战略实体却在悄悄增持。数据显示,持有超过1万枚BTC的大户在11月份净增持了1.07万枚BTC。
更让人意外的是,巨鲸们创下了2025年第二大单周累积纪录,净增持超过4.5万枚BTC。就连Michael Saylor的公司也在11月10日宣布又买了487枚比特币,还特意澄清绝不出售的传言。
所以真相是:资产正在从信念薄弱的交易者手中,转移到坚定的长期投资者手里。当恐慌的卖家卖不动了,理性的买家完全接管市场时,真正的底部就形成了。
巴菲特有句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现在恐慌指数跌到个位数,正是在提醒我们:别人正处于极端恐惧中。
回顾历史,每次恐慌指数跌到极端低位时,都是不错的买入时机。比如2020年3月疫情崩盘时指数跌到8,之后180天内比特币涨了217%;2022年LUNA崩盘时指数到10,之后半年涨了82%。当然,这不是说买了马上就能涨,像2022年FTX崩盘后,市场在底部徘徊了90多天才开始反弹。
历史经验很明确:在恐慌指数跌入个位数时抛售,从历史上看都是错误的选择。而在此时开始分批积累,虽然需要耐心,但胜率很高。
首先要明白,恐慌指数不是水晶球,它只能告诉你现在市场情绪如何,不能预测明天价格走势。它的真正价值是帮你对抗自己的情绪冲动。
当指数达到90的极端贪婪时,提醒你不要追高;当指数跌到10的极端恐惧时,提醒你这可能是别人送来的折扣机会。市场就像钟摆,总是在贪婪和恐惧之间摆动,现在这个钟摆正死死地贴在恐惧这一端。
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现在最好的策略不是盲目抄底,也不是恐慌抛售,而是坚持定投策略,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中保持纪律。记住,金融市场最终会回归理性,而极端情绪创造的机会往往转瞬即逝。
虽然前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历史告诉我们,能够在恐慌中保持理性的投资者,往往能笑到最后。关键是要控制好仓位,留足现金,耐心等待市场情绪回暖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