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道匠心——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专家毕荣修

在骨骼与肌肉交织的生命故事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骨科专家毕荣修如同一位技艺超群的“修骨神匠”,从医40年来,始终恪守“以医术纾患者之痛”的铮铮誓言,用仁心仁术为无数患者祛除病痛、送去希望,特别是在高龄患者骨科手术领域创下卓越成就,诠释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高龄患者的“生命摆渡人”

老年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面对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手术风险陡增的困境,许多医者望而却步,毕荣修却始终秉持“只要有一线希望,便倾尽全力度过”的信念。

九十多岁的髋部骨折患者重新站立、百岁老人成功完成关节置换术……这些被业内视为不可能完成的手术,在他手中一次次突破医学极限。

据统计,近十年手术治疗80岁以上患者超500例,其中90岁以上近百例。一位术后能自主行走的九旬老人家属含泪感慨:“毕主任不仅救回了老人的命,更给了我们全家完整的幸福。”

为高龄患者手术,是毕荣修从医生涯中最耀眼的勋章。

让医术带着温度

“医生既要治身体的‘伤’,更要疗心灵的‘痛’。”这是毕荣修常挂在嘴边的话。

面对患者的焦虑,他总以耐心倾听化解;遇到经济困难的家庭,他悄悄垫付医药费已是常事。曾有位因车祸致残而抑郁的年轻患者,在他日复一日的鼓励下重拾生活勇气。患者康复后专程送来锦旗,感激地对毕荣修说:“您不仅治好了我的腿,更重塑了我的人生。”

临床一线的“不老松”

出生于1962年的毕荣修,如今已过花甲之年,但他老当益壮,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专注于对青年医生的培养带教,同时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让微创理念在更多病例中落地。在他的引领下,一批批年轻医者成长为骨科领域的中坚力量。

四十年风雨兼程,毕荣修用执着与热爱在医学长河中刻下丰碑。他说:“患者康复后的笑容,就是我四十年如一日的动力。”这份初心,照亮了无数生命的前路,更将“大医精诚”的真谛,写进了每一台手术、每一次问诊、每一个被温暖的生命里。

(文/杜厚平 李祎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