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不用再怕“押金难退”“房源造假” 新规重塑租房市场生态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终于不用再为几百块押金跟房东掰扯了!”看着手机里刚刷到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杭州文三路附近租了三年房的张薇忍不住跟同事感叹。据悉,这部我国首部专门管租房的行政法规在9月15日正式施行,像张薇这样的租客,还有手里攥着房源的房东、跑前跑后的中介,都要迎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租客:以前扣押金没处说理 现在有法规撑腰了

张薇至今记得去年退租时的糟心事——住了一年的房子,退租时房东指着墙上一道浅浅的划痕,说要扣500块押金修墙。“那道印子根本不是我弄的,可房东一口咬定,我跟他吵了半天也没用,最后只能认栽。”

这种“押金说扣就扣”的委屈,今后租房的人大概率不用再受了。“现在敢跟房东提‘押金明细’了!”刚签完新租房合同的95后租客王宇,拿着手机里存的《条例》截图给记者看。他这次租的两居室,合同里不仅写了押金是一个月房租,还特意加了“正常使用痕迹不扣押金”的条款。“房东一开始还说‘没必要这么细’,我把《条例》给他看,他就同意加上了。”

泰杭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会佳跟记者聊起这事时说:“接过不少关于押金问题的咨询,但大多因租客维权成本高难度大,最终不了了之。现在《条例》把‘押金怎么退’‘合同怎么签’说清楚了,租客再遇到克扣押金的情况,拿着合同和《条例》,维权就容易多了。”

中介:虚假房源无处遁形 现在得拼是服务

打开租房平台,总能看到“地铁口精装房月租800”的诱人广告,结果实地看房时才发现都是假的。《条例》直接给中介戴上了“紧箍咒”,房源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能藏着掖着房子的重要信息,图片与实物不符的最高可罚20万元。

“以前有的中介会把小单间拍得跟大卧室似的,现在不敢了。”杭州知名房产中介湖墅南路店稿子人员邓哥拿起手机给记者看他们门店的房源图:“你看,每个房间的角落、窗户大小、家电品牌,都拍得清清楚楚,连‘离地铁要走10分钟’这种细节,也会在介绍里写明白。”

有从业者算过账:虚假房源平均带看转化率不到5%,但合规后客户信任度提升,反而节省了重复带看的成本。邓哥笑着说,虽然工作量比以前多了——要帮房东办合同备案,还要跟租客解释《条例》条款,但这其实是好事:“倒逼我们把服务做规范,能留住更多客户。”

《条例》落地:租房市场从“野蛮生长”到“有章可循”

“这部《条例》的意义,不只是解决‘押金退还’‘房源虚假’这些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让租房市场有了明确的‘游戏规则’。”有业内人士跟记者分析,以前租房市场有点“野蛮生长”——房东随意涨租、扣押金,中介虚假宣传、吃差价,租客维权无门。现在《条例》把各方的权利义务说清楚了,相当于给市场装了“导航”。

比如《条例》要求,租房合同要备案,要是房东不备案,租客自己也能去办;还有租赁住房的居住条件,厨房、阳台不能单独租给人住,人均租住面积也有标准,保证租客住得安全、舒心。

“以后租房,不管是租客、房东还是中介,都得按规则来。”该业内人士说,随着《条例》落地,租房市场会越来越规范,“租购同权”也会慢慢实现。“以后大家提到‘租房’,想到的不是‘委屈’‘麻烦’,而是‘放心’‘有保障’,这才是租房市场该有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