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录|“一证双用”为产业工人成长打开新通道

9月15日,江苏镇江市30名产业工人收获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职业礼包”——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项目数字化管理师证书。这些通过数字技术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认证的工人,不仅可参照高级工技能等级享受政府补贴,还可凭该证书直接认定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实现“免评直认、一证双用”。(据《江苏工人报》9月16日报道)

长期以来,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往往被技能与职称两个赛道分隔。评职称要单独准备材料、走流程,考技能证又是另一套体系,费时间也费精力。这导致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壮大。“免评直认、一证双用”能同时认技能、评职称,使他们在岗位晋升、薪资调整时更有底气。

产业工人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其成长空间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知识更新、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与职业发展体系,既是保障工人权益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

传统模式下,产业工人往往被固化在操作岗位,难以跨入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领域,“双认证”机制既认可其实操能力,也通过职称体系检验其理论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使持证者能够更顺畅地参与技术攻关、流程优化等创新工作,真正实现“从操作到创造”的跨越。这是对人才评价体系的优化,也是对劳动者价值的尊重与激励,使得产业工人可以在更宽广、更多元的通道中施展才华、快速成长。这一实践,为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提供了新方案。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各地应多探索“一证双用”这样的创新举措,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让产业工人更有奔头、铆足劲头,必将促进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时代浪潮中竞相涌现,在实现人生出彩的同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周家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