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冠脉钙化告急!山东省二院专家“血管开山”逆危局

近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三科赵伟主任团队,运用冠脉内旋磨联合冲击波球囊技术,成功为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且重度钙化患者完成血运重建,顺利打通“生命通道”。

冠脉钙化严重,支架进不去

年龄大、基础病多,怎么办?

半年前,一阵突如其来的胸闷如巨石压胸,让杨大爷(化名)几乎喘不过气。这位耄耋老人,已有40余年高血压病史,曾罹患陈旧性心肌梗死,且长期受肾功能衰竭困扰,每周需接受2次透析维持生命。如今,他又被确诊为冠心病,本就脆弱的健康状况雪上加霜。

然而,治疗之路刚启便遇险阻:由于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支架无法植入;加之高龄及多种基础疾病并存,手术风险极高,当地医院评估后无奈表示“治疗难度太大”,难以开展有效干预。眼见杨大爷被持续的胸闷憋喘折磨得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辗转将他送往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求诊。

入院后,赵伟主任为杨大爷安排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RCA),其近中段存在弥漫性钙化狭窄80%~90%。

(手术前影像)

经过严谨研判后,赵伟主任认为,尽快介入治疗恢复管腔迫在眉睫。因存在“紧箍咒”似的环形钙化,必须“断环”方能将支架有效面积扩大,从而最大限度改善血管情况。然而钙化就是血管壁内的“石头”,不仅严重影响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器械的通过,还可能导致支架脱落、变形、贴壁不良,导丝断裂,甚至出现冠脉夹层、穿孔、破裂、无复流等风险。

冠脉钙化“坚冰”难破?

冠心病介入专家“组合拳”开路

面对杨大爷棘手的病情,赵伟主任带领冠心病介入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术前评估与讨论,决定为其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

术中,针对严重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一系列精密医疗技术轮番发力:冠脉内旋磨术率先登场,这柄搭载高速旋转钻石磨头的“精密金刚钻”,精细磨除血管腔内的坚硬钙化斑块,为后续治疗扫清障碍;紧接着,冲击波球囊技术接力上阵,球囊内释放的脉冲式冲击波,能精准震裂血管中膜的深层钙化环,巧妙修饰钙化病变却最大程度保护柔软的血管组织;最后,支架顺利植入,为这条经过精密预处理的生命通道,筑起了持久而稳固的支撑屏障。

(手术中影像)

(开通血管后影像)

最终,赵伟主任团队精准施治,以冠脉内旋磨术与冲击波球囊技术刚柔并济的“组合拳”,成功瓦解钙化“坚冰”,实现血运重建。影像屏上,曾经濒临闭塞的血管彻底贯通,血流顺畅奔涌,重焕生机。

目前,杨大爷憋喘等症状显著改善,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赵伟主任指出,冠脉严重钙化是介入治疗的核心难点,它使血管变硬、弹性减弱,常导致器械无法通过或扩张不全,是介入医生最常遇到的“拦路虎”。

“我们采用的冠脉内旋磨联合冲击波球囊技术,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境。它通过‘磨’与‘震’的组合,彻底改造钙化血管的内部环境,确保支架顺利植入和扩张。其直接获益是——更优的即刻手术效果,更低的远期再狭窄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让以往被视为‘无法介入’或‘高风险’的复杂病例,也有希望通过微创手术重获‘心’生。”赵伟主任说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