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真的谢谢您,每次我快要放弃学习的时候,都是您把我拉了回来。”新学期刚开启,陈力卓“一对一”帮扶的特殊学生小婷,特意找到她,说出了这句在心里酝酿了许久的话。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随时都能来找我。”知道小婷的特殊情况,陈力卓格外上心,不仅花大量时间为她做心理疏导,还常自掏腰包贴补她的生活。在这份细致的关怀里,小婷慢慢学着打开心扉,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稳定。
“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心里特别满足。”陈力卓的支教故事,要从3年前说起。
陈力卓与学生谈心谈话。
山海同心,携手共进。自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开展结对帮扶以来,两地不断深化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人才交流。
2022年8月,来自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的陈力卓作为第一批帮扶教师,来到紫云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紫云职校”)支教。
紫云和广州相距1000余公里。到紫云后,陈力卓很少回广州。“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这儿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从繁华的城市到群山环绕的山区县城,当地经济的滞后、教育资源的匮乏,让陈力卓心里沉甸甸的,也更让她坚定了“要为这里多做些事”的念头。“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规律的,这需要一定时间。”
陈力卓、谭超带领学生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幼儿保育赛项比赛。
作为学校校长助理,陈力卓以党员的担当扛起责任。东西部协作桥梁要搭,她便主动对接资源;教学教研需不断优化,她就扎根课堂打磨方案;课题申报的关卡要闯,她牵头组建团队攻坚;校企合作的路子要拓,她又奔走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教育帮扶的实效看得见、摸得着。
2024年2月,一年半的支教任务到期,本可以收拾行囊回到熟悉的生活,但想到紫云职校还有未完成的规划,想到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陈力卓递交了延期申请。
不仅如此,她还常与同在岭东职业技术学校任教的老公谭超分享支教的故事,这份对山区教育的热忱深深感染了对方。最终,谭超一同来到这座偏远小县城,让两个人的支教路,变成了“并肩作战”的温暖旅程。
“职业教育既是情怀的传递,也是爱心的浇灌。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就一定要为这片土地留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可落地的实践方法。”这是陈力卓与谭超夫妻俩始终秉持的共识。
陈力卓给学生上课。
工作中,陈力卓、谭超敏锐察觉到,当地教职工的教育思想理念与一线城市存在差距,学生们在认知视野、学习主动性上也有提升空间。
带着多年德育工作积累的“实战经验”,谭超到了紫云职校没急着“搭框架”,而是先沉下身子调研,从课堂教学细节到师生日常需求,从学校现有资源到发展痛点,逐一摸清“底数”后,才着手设计适配方案。
很快,一套贴合实际、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大课间套餐”和“班班升”升旗活动新鲜出炉。同时,二人牵头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组织教师培训,对接外部资源,帮大家打开教学思路。
但他们的目光从不止于教知识,还注重学生全面成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挑战自我,锤炼技能;经常性开展多元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只要肯下决心,学生的改变一定看得见。”支教一年有余,谭超满是感慨,“做老师,就是要用爱心、欣赏和鼓励,帮山里娃圆梦想,把力气都用在教育教学上。”
谭超带领学生参加安顺市中职学校篮球赛。
在陈力卓看来:“来紫云支教,值!”作为学校里的“多面手”,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家长的贴心顾问,更是同事的可靠伙伴、领导的得力助手。
2024年学校重组音乐教师团队,4人组里的张慧、杨露正是陈力卓的教学徒弟。从课程整体设计到落地实施,从教学资源补充到手段升级,再到评价体系完善,陈力卓领着大伙儿逐项打磨,每一步都抠得格外细。“最后拿了省级公共基础课程组一等奖,所有努力总算没白费!”
教学之余,陈力卓悄悄把一份牵挂给了紫云自治县坝阳镇一名女孩——小春。小春很小就没了妈妈,爸爸双眼失明,一家生计全靠爷爷奶奶撑着,日子过得紧巴。有次聊起母亲,小春忍不住哭了,眼底满是自卑。
看着孩子的模样,陈力卓记挂在心上,和其他老师一起耐心引导,自己更是把小春当女儿疼——逢年过节买些爱吃的,一有空就找她聊天,问问近况、聊聊心事。不仅给她添温暖,还帮着定学习目标,一点点帮她拾回底气。一年多时间,曾经怯懦的小春像变了个人,开朗大方,眼里满是向上的劲儿。
紫云职校纪念12·9暨社团活动汇报文艺演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陈力卓、谭超夫妻俩以及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教师们的携手努力下,紫云职校的教育教学成果结满枝头——
在贵州职教“技能贵州”行动计划中,学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评省级示范性方案。安顺市职教内涵发展项目里,4个项目顺利通过评审。技能大赛赛场捷报频传,2023年全省职校师生技能赛及行业赛摘得1金4银3铜,2024上半年全省赛再添3金2银2铜。
学生成长同样亮眼、学校全力提升“双证率”,今年2至4月两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361人次参与美发师、美容师等中级工考试,通过率98.33%;374人次参加信息技术办公软件应用(WPS)中级认定,通过率93.98%,实实在在为学生未来铺路。
今年3月,这对支教“夫妻档”主动申请再留一轮,为紫云的孩子们多送一程光与热。
千里送教暖人心,山海情深意更浓。截至目前,南沙区已有33所学校,结对帮扶紫云自治县101所学校,通过资金扶持与人才交流双管齐下,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既帮紫云学校完善配套设施,也助其培育人才队伍、开展校企合作,更将沿海先进的教育理念稳稳扎根紫云,为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