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籍博士范洪硕:从政策“受益者”变成“传递者”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

9月2日,中科大准博士范洪硕重返母校郓城一中,为学弟学妹带来一场温暖而励志的讲座。这位从农村低保家庭走出的25岁青年,不仅以“从山大本科到华科大硕士,再到中科大博士”的成长轨迹书写逆袭,更与今年考上山中医本科的弟弟范洪研一道,成为郓城县教育救助政策助力困境学子逐梦的生动注脚。

范洪硕的童年,是母亲用坚韧撑起的一片天。父亲早逝,奶奶患有精神疾病,母亲作为普通农村妇女,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挤时间打零工,却始终坚定:“再难也要供俩孩子读书。”这份坚持之外,还有民政部门的及时援手——乡镇工作人员走访时为四口之家办理低保,2018年范洪硕高考取得628分后,5000元大学生救助金迅速到位,让他顺利迈入山大校门。

今年盛夏,喜讯再传:范洪硕收到中科大工程科学学院博士录取通知书,弟弟范洪研也拿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郓城县民政部门再次主动对接,为其弟弟发放5000元救助金,彻底打消了一家人的经济顾虑。“国家的资助就像一缕阳光,不仅照亮我和弟弟前行的路,更让整个家有了盼头。”范洪硕感慨,这份温暖是他从小学到高中始终保持成绩拔尖,本科毕业后成功保研,如今冲击博士的底气所在,而他的座右铭“一个人使劲踮脚靠近太阳时,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正是这段经历的最佳写照。

讲座现场,范洪硕既分享了高效学习方法与升学心得,更传递着感恩与担当。“没有理所当然的给予,唯有把努力当成习惯,才能不辜负这份温暖。”他的话引发学子共鸣,高二37班学生徐长川说:“学长让我明白,困难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我也要像他一样,为理想大学全力以赴。”

“从政策的‘受益者’变成‘传递者’,回到母校像是完成一场精神接力。”范洪硕坦言,看着学弟学妹们渴望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将大学见闻、备考经验和对未来的思考毫无保留地分享,“希望这点点星火,能照亮他们的路,也让我回望来时路,更懂奋斗与感恩的意义。”

范洪硕兄弟的成长,是郓城县教育救助工作的缩影。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张玲霞介绍,当地构建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通过低保兜底、临时救助补位、专项教育救助精准发力,为困难学子编织起安心求学的“安全网”。“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我们要让每一个像范洪硕这样的优秀学子,都能毫无顾虑地踮起脚尖,追逐属于自己的阳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