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云关——烽火岁月中守护生命的救护壮歌!

就在贵阳城东5公里处的图云关,关隘之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巍然屹立。

86年前,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辗转迁驻此地,当时的图云关汇集了全中国最强大的战地救护力量,成为全国抗战救护的“心脏”,上千吨世界援华医疗卫生物资集中到这里,又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无数参与抗战的中外医护工作者在这里留下战斗印记。

1939年至1945年,在长达6年的烽火岁月中,地处大后方的贵州为中国抗战,安放下一张张治愈战争创伤的手术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用近20万次手术,镌刻下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

当时由于物质条件差,所有建筑都十分简陋,屋顶都是稻草盖的,病房、手术室,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统统都是问题。

然后就是,就地取材的竹子搭起简易手术室和手术台,配上一把小刀、一个钳子和七个血管钳,这样就成为完成一台手术的全部设施……就是这样异常艰苦的条件,“其间,数十名外籍医生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和肤色,积极参加中国的战地救护服务工作,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胜利,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简陋的竹棚手术室、屈指可数的器械、匮乏的物资,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条件,却被中外医护人员以超凡的勇气与智慧转化为拯救生命的坚固堡垒,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防线。图云关这段烽火岁月中的救护壮歌,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熠熠生辉的一页,更是生命至上、仁爱无私、救死扶伤的精神完美诠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芳 谢佳杰

编辑 安刚

二审 谢佳杰

三审 杜朋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