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起不来?菏泽市三院专家教你四步轻松应对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赵晔 菏泽报道

随着暑假接近尾声,不少同学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开学感到焦虑,其中“早上起不来”成为了一大难题。经过两个月的假期,许多孩子的生物钟被打乱,晚睡晚起成为常态,如何快速调整作息,适应开学节奏,成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专家,为大家提供了四个实用方法,帮助同学们轻松应对“开学起不来”的困扰。

专家建议,学生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比前一天提前15-30分钟睡觉,同时提前相同的时间起床,逐步接近学校作息时间。这种渐进式的调整方法可以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避免突然改变作息带来的不适。此外,调整三餐时间也十分重要。早餐最好在起床后1小时内进食,有助于重置生物钟,为一天的学习提供充足的能量。

光照是影响生物钟的重要因素。早晨起床后,应立即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进来,或者到户外进行10分钟的活动。自然光可以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促进清醒,帮助同学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到了晚上,尤其是睡前一小时,要避免接触蓝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干扰睡眠,建议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闭目养神。同时,调暗室内光线,使用暖色台灯代替顶灯,降低光照强度,营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

为了调整生物钟,同学们需要在白天保持清醒,避免补觉。即使感到困倦,也要坚持到晚上的目标睡眠时间再入睡。此外,增加日间消耗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跳绳、跑步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睡眠效率。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于兴奋,影响入睡。另外,在晚上可以选择整理书包、预习功课等低强度的脑力活动,代替刷视频等容易让人兴奋的娱乐方式,帮助大脑逐渐放松,进入睡眠状态。

睡前放松对于提高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同学们可以在睡前洗个热水澡,热水能使身体温度升高,洗澡后体温逐渐下降,这种温差变化有助于促进睡眠。此外,拉伸运动或478呼吸法也是不错的选择。478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息7秒,然后呼气8秒,重复几次,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在心理方面,听白噪音,如雨声、海浪声等,有助于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同时,使用记事本写下未完成的作业清单,能够减少焦虑,让同学们更安心地入睡。

专家提醒,如果经过上述调整,仍然存在入睡困难、起床困难,或者白天嗜睡等现象,建议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方法,能够顺利调整生物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