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复诊患儿。牛牛(化名)是一名超早产儿,出生体重仅880g,由于出生时肺部疾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也就是通过手术在颈部气管前壁切开一个切口,插入气管套管以建立临时或永久性人工气道。这次返院不仅要进行常规的儿童健康保健,还要完成两项至关重要的检查——眼底复查及超声的复查。
对于“气切宝宝”而言,日常的呼吸道护理是生命线,但他们的健康需求远不止于此。许多气切宝宝由于是早产儿,属于视网膜病变(ROP)的高危人群,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同时,由于基础疾病和喂养困难等因素,他们的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也常常面临挑战,因此定期、全面的健康评估显得至关重要。
当天,在医院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PICU医护人员保障气切宝宝呼吸机生命支持,门诊留观医护人员为孩子进行监护及抽血,并开启本次随访的重头戏——眼底检查。眼科专家冯浩医师借助精密仪器,仔细扫描宝宝们的眼底,不放过任何一丝病变的迹象。儿童保健科顾荔医师为孩子做生长发育监测。超声医学中心为牛牛做了头颅、心脏、泌尿系超声,对孩子的脏器功能进行多角度评估。
通过检测,牛牛的眼底筛查顺利过关。儿童重症医学科同步评估了孩子们的气道管理情况,儿童保健科给出了专业的生长发育监测指导意见。
“医院想得太周到了!回来一次就把所有重要检查都做了,不用抱着孩子来回跑,既省心又放心。最重要的是能得到各位专家最专业的意见,让我们对照顾好孩子更有信心了!”牛牛的爸爸妈妈激动地表示。
此次随访活动由临床九支部急诊-儿童重症医学科牵头,联合门诊留观病房、儿童保健科、眼科、超声医学中心等多个科室共同参与,体现了医院对特殊儿童“全人健康”管理理念的深入实践。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体检,更是医院为这群特殊孩子量身定制的系统性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急诊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凌萍医师表示:“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气管切口,他的整体营养状况、大脑和身体的发育速度,同样决定了未来的生活质量。每一次随访,我们都要为他们做一次全面的‘成长快照’。”
未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将继续优化和完善“气切宝宝”的多学科联合随访门诊机制,将其建立为一个常态化、标准化的健康管理项目。通过“一站式”的便捷服务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切实减轻这些家庭的照护负担,打破成长的壁垒,助力每一位“气切宝宝”都能拥有一个光明、健康的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苗国强
编辑 朱玉群
二审 彭银
三审 赵晓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