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心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曾接受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合并二尖瓣发育异常伴重度关闭不全及三尖瓣中度反流的复杂先心病患者,完成高难度二次手术: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三尖瓣直视成形术。
22岁的青春,被困在了一颗疲惫不堪的心里
22岁的欣欣(化名),本该是奔跑在阳光下的年纪,她却从一出生便开始与一颗“沉重”的心脏抗争。
8年前年仅15岁的她因“心内膜垫缺损”接受了第一次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几年,她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学习。转折出现在六年前,当她在日照心脏病医院复查时,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发育异常并前瓣裂、重度关闭不全,左房左室已明显扩大”。尽管结果不容乐观,但由于当时症状尚轻,她并未意识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半年前,一场甲流成了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逐渐出现胸闷、咳嗽、腹胀及双下肢浮肿等心衰症状,不得不再次就医。胸部CT显示:肺水肿、全心增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肺动脉增宽……欣欣被确诊为“心力衰竭”,生命悬于一线。
当欣欣找到心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张秀辉主任时,已出现严重全身浮肿与胸闷气促症状。心脏超声结果更为严峻: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反流、全心扩大、巨大左房、左室显著扩张、肺动脉呈瘤样增宽,心功能IV级,EF值仅剩40%——这意味着她的心脏功能已处于最严重的阶段,随时可能发生心跳骤停。
多学科协作战胜“二次手术”难关,为生命续航
“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心脏结构已发生严重重构,心功能显著下降,若不及时手术,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张秀辉主任指出,“但二次手术不仅面临组织粘连、解剖变异等挑战,还伴有巨大左房和肺动脉扩张,这些都极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由于术前欣欣出现了严重的心衰,还伴有右下肢的感染(蜂窝组织炎),心外科团队经过纠正心衰,控制感染,具备手术指征后,为制定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心外科组织多学科进行会诊。经反复讨论与评估一致认为:患者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明确,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已导致心功能严重受损,手术指征明确,必须尽快实施手术,同期处理二尖瓣与三尖瓣问题,即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三尖瓣直视成形术。
手术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实施,二次开胸手术远比想象的复杂困难得多。由于心脏巨大,胸骨和心脏之间没有一点缝隙。锯开胸骨随时会出现心脏破裂大出血。心脏粘连得异常致密严重。术者仔细分离,克服重重困难才将心脏分离出来。
主动脉阻断后,心脏停跳,张秀辉主任带领团队精细操作,成功植入二尖瓣机械瓣膜,并完成三尖瓣成形。随着监护仪传出规律“嘀嘀”声,心脏复跳成功——欣欣的心脏适应了新的“阀门”,重新开始了有力的搏动。
术后欣欣进入重症医学中心监护,第二天即脱离呼吸机,三天后转回普通病房。心功能显著改善,不久便康复出院。笑容,终于重回她的脸庞。
此类二次心脏手术不仅对外科技术是极大考验,更依赖整个团队的综合诊疗与围术期管理能力。作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心外科每年完成大量复杂心脏手术,在瓣膜病、先心病及大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此次手术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医院在处理危重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技术实力与多学科协作水平。未来,日照心医将继续不断突破,守护每一颗渴望正常跳动的心。